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精诚网诊疗基地
›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
肃肺止咳汤 民间验方不可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肃肺止咳汤 民间验方不可轻
[复制链接]
203
|
0
|
2019-8-27 23: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肃肺止咳汤是20世纪50年代流传的一首验方。此验方流传甚广,传抄的药味不尽相同,本文介绍的是毛德西教授在1960年前后亲自从图书馆阅览室的杂志上抄下来的。几十年来,毛德西用此方治疗了不知多少气管炎病人,其所对应的证候也不太典型,但以痰湿型为多,有时可能是在辨证论治无奈的情况下,才选用此方,疗效甚好。但对于燥痰型或阴虚型的咳嗽,就不太合适了。
此方有研究之必要,今录于此,供同道参考研究。
组成:青皮6克,陈皮6克,桑白皮10~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五味子6克,川贝6~10克,茯苓10克,杏仁10克,姜半夏10克,冰糖为引。
加减运用:咳甚,加炙麻黄;干咳少痰,加北沙参、天门冬;咽痒,加蝉衣、射干;痰黏不利,加桑白皮、瓜蒌皮;闷气喘息,加葶苈子、地龙。
功效:肃肺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服用。
方解:原方11味,各2钱,水煎服用。服用方法为:第1天晚上煎服第1剂头煎药液(药渣留存),第2天早上煎服第2剂头煎药液(药渣留存),第2天中午煎服第3剂头煎药液(药渣留存),第2天晚上,将所留3剂药渣同煎取液,一次顿服。服药期间,禁止吸烟、饮酒、食辛辣之物,并禁止夫妻同房。1周服用9剂药(休息1天)为1疗程。
本方以二陈汤为基础方,加入桑白皮、杏仁、川贝、五味子止咳平喘,当归、白芍养阴活血,青皮舒肝理气、消食化积,有利于肺气的肃降和痰浊的运化,全方具有祛痰止咳、肃肺平喘的作用。毛德西教授认为,此方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尤佳,还可用于早期肺气肿与哮喘病人。若作为汤剂服用,其用量为:青皮10克,陈皮10克,桑白皮15~30克,当归10克,炒白芍10克,五味子5克,川贝10克,茯苓20克,炒杏仁10克,清半夏10克,冰糖30克为引。
病例:秦某,女,56岁,于1971年秋季就诊。患慢性支气管炎8年,由于生活困难,加之当时农村医疗状况差,很少就医。巧遇毛德西教授参加农村医疗队到村中巡诊,患者述其病情为:咳嗽频频,秋冬季加重,痰液稀黏,咽喉干痒,咳甚则遗溺,发作时,伴有喘息,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而缓。右下肺可闻及细小湿罗音,别无它恙。
诊为湿痰作祟,肺气壅滞,肾气失纳。法当健脾化湿,祛痰肃肺,佐以补肾纳气。取肃肺止咳汤加减治之。
方药:陈皮10克,青皮6克,炙桑皮15克,炒白芍15克,五味子6克,川贝6克,茯苓10克,炒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补骨脂10克,炙麻黄6克,蝉翼6克,生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2次,取液混合,分3次服用。服用7剂后,咳嗽明显减轻,但夜间仍有咳嗽,气喘,不得平卧,加用葶苈子10克,地龙6克,继服7剂,夜卧安宁。
后毛德西将此方药物制成蜜丸,每丸重10克,每服1丸,每日3次,嘱咐服用3个月,以防治结合,巩固疗效。后追访,是年冬季安然无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莎拉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心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风湿病治疗中心
妇科病治疗中心
男科病治疗中心
结石病治疗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
高血压病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