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外科
›
痤疮妙方四黄石膏汤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痤疮妙方四黄石膏汤
[复制链接]
65
|
0
|
2019-8-28 05: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痤疮是青年男女比较常见的皮肤病,表现特点是颜面出现针头大小或米粒样皮疹,常常能挤出粉渣样物。本病早在唐宋以前称为粉刺、面皰、面粉渣等,至明代以后又称为酒刺、肺风粉刺、粉花疮等。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胃主面。假如病人长期偏食辛辣油腻,或嗜食肥甘,或夙体内有蕴热之人,均可导致阳热偏盛,湿热从肺胃而生,尤其是湿热之邪乘机郁蒸于面则演变为痤疮。四黄石膏汤是笔者多年来治疗痤疮的经验方,对青年男女痤疮的病变证机属于湿热者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假如不是湿热引起的则不能应用。如刘某,不仅面部痤疮较甚,且遍及前胸与背部,时有发痒或疼痛,数经治疗,未能见效。根据其病证表现,用四黄石膏汤约30天,病即痊愈,之后又用药巩固10天。一年后相遇,其曰一切尚好。
[方药组成]黄连10克,黄芩12克,大黄5克,麻黄10克,石膏18克,生甘草6克。
[用法服法]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散剂,还可作丸剂。汤剂制法是:将上述6味药置于砂锅内,加水约400毫升左右,煎煮约35分钟,取药汁去药渣,即可服用。每天服用2-3次。用药10天为1疗程,病轻者服用3~4疗程,病重者服用4~5疗程。丸剂制法是:将上述6味药研为粉状,以蜜为丸,每丸约10克,或以水丸,每次服用6~9克,用药10天为1疗程,需要连续服药5~6疗程。散剂制法是:将上药研为粉状,每次服用约10克,每日3次,服用疗程同丸剂。
[作用特点]清热解毒,透发毛窍。
[临床运用]湿热蕴结证:颜面、前额出现针头或米粒或黄豆大小样皮疹,疹色偏红,可挤出黄白色粉渣,口干欲饮水,或大便干结,或小便短少,舌质红,苔薄黄或略腻,脉弦或滑。
[加减用药]若大便干结明显者,加大黄、芒硝,以软坚散结通便;若疹红明显者,力,生地、赤芍,以凉血退疹;若热毒盛者,加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若挤出粉渣物多者,加苦参、苍术,以燥湿化浊;若心烦者,加竹叶、知母,以清心除烦,等。
[临床扩大应用]口腔溃疡,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皮肤毛囊炎,以及结膜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使用注意]夙体阳虚者,脾胃虚弱者,气虚者,大便溏泄者,慎用本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社区管理
美容之声
中医妇科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针道天下
走进中医
中西结合
中药方剂
尊生保健
心之水选择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