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内科
›
清暑利湿六一散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清暑利湿六一散
[复制链接]
149
|
0
|
2019-8-28 05: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进入炎夏,人们常会感到身热口渴,心烦,小便不畅,有时还会呕吐、泄泻等中暑症状。中医学认为,暑即是热,但暑热多兼有湿,故统称为“暑湿”。老百姓常说的“中暑”,其实从中医的角度看,也有“中湿”的成分。金代名医刘河间创制的六一散,正是清暑利湿的一则名方。
六一散的组成非常简单,仅仅是两味普通的中药:滑石和甘草。把它们研成粉,按6:1的比例混合均匀,就是六一散了。六一散这个名字,就是因其组成药物的比例而得来的。六一散治疗暑湿外感病疗效显著,被誉为“凡人之仙药”。方中滑石清热解暑,利水通淋,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解除湿热所致身热体重,口渴心烦,小便不利等症状。甘草生用,既能清热和中,又能协同滑石起到“甘寒生津”的作用,还可缓和滑石寒滑之性太过,防止因利尿而损伤津液的弊端。两药合用,具有“清热而不留湿,利水而不伤正”的特点。夏季使用六一散,只要见到以下4种症状中的3种,就可考虑。
1.发热:中暑后必然有体温升高、发热的症状,或出现中医所说的“上火”症状,即热象。
2.口渴:中暑后人体津液损失,往往伴有口渴喜饮的脱水症状。
3.小便淋沥:人中暑后往往会出现小便量少、热痛、颜色发黄甚至尿闭等症状。
4.吐泻:呕吐或腹泻也是中暑患者的常见症状。中医认为多由暑湿伤及胃肠,升降失司,清浊倒置所致。
成人每次10克,儿童每次5克,3岁以下的婴幼儿每次2~3克就行了,用温开水冲服即可。还可以抹在身上或用来洗澡,这对预防痱子、疖子等,非常管用,还能使肌肤光滑松透。当然,抹在身上只能是薄薄地抹一层,切不可抹得太厚。用来洗澡每次用10克左右,如果是盆浴,可直接加在洗澡盆里;如果是淋浴,也可以抹在身上,再用水冲去。但有一点要注意,孕妇不宜内服六一散,因为其中的滑石性质滑利,有可能滑胎,损伤胎儿。
此外,六一散的加减很灵活。如见心烦不安较著者,可加上少许朱砂调服,名为“益元散”;若兼有肝火,可加少许青黛,名为“碧玉散”。这些方剂,都是夏季治疗暑病的良方。民间还有一种用法是以六一散给小儿浴后涂擦,可起到预防痱子的作用。可谓价廉而疗效显著。
六一散在药店里就能买到。如果药店没有,还可以自己制作。滑石粉是很细的粉,这种粉,放在手指间捻一捻会感觉很滑溜,不像粉笔灰那样有种滞涩感。甘草要用生甘草。在挑选生甘草的时候,最好挑表皮呈红色,里面有菊花心的那种。但千万注意,菊花心不能发黑,如果发黑就是有毒的。把甘草打成细粉,跟滑石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六一散就做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冥朝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