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内科
›
艾叶验方:治寒性痛经、面瘫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艾叶验方:治寒性痛经、面瘫
[复制链接]
83
|
0
|
2019-8-28 05: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艾叶又名艾蒿、蕲艾,为菊科植物艾的全草,是常用的中药,性温,味苦,入脾、肾二经。据测定,艾叶含有水芹烯、毕澄茄烯、侧柏醇等挥发油成分,还含有β-谷甾醇、羊齿烯醇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的功效。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曰:“艾,生寒熟温,生捣汁服可止血。《本草》止言其温,不言其热。其性入火灸,则气下行,入药服,则气上行。”《本草正》亦载:“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敷熨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艾叶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多种细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对许兰氏黄癣菌、堇色毛癣菌等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能直接松弛和舒张气管平滑肌,增加肺灌流量,有平喘作用;能使胆汁流量增加,有明显的利胆作用;炒焦、醋炒炭后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很好的止血作用。研究还证实,艾叶对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有明显兴奋作用;能减慢心率,使冠脉血流量增加,同时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艾叶既可内服,又可外用,还可用于室内消毒。下面介绍几个艾叶常用验方。
治寒性痛经:取艾叶15克、当归30克、红糖60克,水煎分3次温服。
治妇女白带淋沥:取艾叶90克(酒炒),白术、苍术各45克,酒当归30克,砂仁15克,共为细末,每早服9克。
治慢性气管炎:取艾叶500克,洗净切碎,放入4000毫升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后约得药液3000毫升,加适量调味剂及防腐剂备用。日服3次,每次30~60毫克。
治黄水疮:以陈艾叶60克,加水1500毫升,大火煮沸3~5分钟,待温度适宜时浸泡熏洗患处,再将带壳杏仁30克,放入文火中烧黑,取出杏仁,捣成霜状,涂抹患处,每日3~4次。
治臁疮:取艾叶60克、桃仁18克、凤仙花15克,水煎外洗患处,每日1~2次。或将艾叶适量研为细粉,疮面用双氧水洗净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将艾叶粉薄薄一层撒在疮面上,也可用麻油调成油膏外搽,并用纱布盖好固定,每日1次。
治阴囊湿疹:取鲜艾叶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后,趁热熏蒸阴部,并用消毒纱布或小毛巾浸药液敷于阴囊部。
治风寒腰腿疼痛:取艾叶250克,青风藤、海桐皮、独活、荆芥穗、乳香、没药、白芷、防风各20克,大青盐200克,共装入小布袋,外套保鲜薄膜。使用时入微波炉高火加热2分钟取出,敷于患处(注意温度防烫伤),一日敷1~2次。
治毛囊炎:取鲜艾叶50克,置于澡盆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稀释调温,用以泡澡,每日1次,亦可治疗湿疹。
治面瘫:取艾绒一小团,切大片生姜8~10片,在姜片中心穿孔数个,上置艾绒柱灸用。口歪斜向左侧,则灸右侧;反之,灸左侧。先灸下关穴,然后由下关至颊车穴反复移动,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穴隔姜灸3壮为宜,灸至皮肤湿润红热、患者能忍耐为宜,每日炙1次,7日为1个疗程。
治脚气:把脚洗干净后,用艾条熏烤患处。另可以艾灸关元穴和神阙穴。
室内消毒:取干艾叶50克,苍术、菖蒲、白芷各30克,雄黄10克,置于阻燃的容器中(铁锅、搪瓷盆、铁桶等均可),点燃后,人迅即离开,关闭好门窗,烟熏45分钟后,能抑制多种病菌在空气中传播,对室内消毒有较好的作用。烟熏后开窗通风即可,一般每月可熏1~2次。注意:患有过敏及支气管哮喘症者,室内消毒不宜用此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肝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中医妇科
走进中医
男科病治疗中心
岳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