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内科
›
便秘原因多,民间有验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便秘原因多,民间有验方
[复制链接]
138
|
0
|
2019-8-28 06: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在临床上,一般的患者经过生活调理和药物治疗后,便秘症状都会得到改善。有些患者由于长期便秘,使机体的浊气下降、清阳不升,从而出现腹胀、头晕头胀、脘闷嗳气、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心烦易怒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痔疮、肛裂甚至便血。而且便秘的患者如果在排便时过度用力还可诱发疝气、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目前,西医治疗便秘多采用有促进胃肠蠕动作用的泻药。服用此类药物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的症状。而中医治疗便秘,由于能针对患者不同的病因,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故而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那么,在临床上中医是如何辨证地治疗便秘的呢?
热秘
它是由于热结于胃肠之中或热病余邪未清,耗伤体内的津液,导致患者肠道干涩而引发的一种便秘。此种便秘的患者常常伴有小便短赤、面红心烦、口干口臭、腹部胀痛等症状。在治疗上应以清热润肠为主,可选用麻子仁丸治疗。常用方药为:麻子仁500克、芍药250克、枳实250克、大黄500克、厚朴250克、杏仁250克。用法:将上药一起研成细末,用适量炼制过的蜂蜜调和成9克大小的蜜丸,一次服1丸,每日服两次。
气秘
它是由于患者情志不和、久坐少动、虫积于肠中或跌仆手术等,使患者体内的气机郁滞,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引发的一种便秘。此种便秘的患者多伴有嗳气频作、腹胀腹痛等症状。在治疗上应以顺气导滞为主。可选用六磨汤治疗。常规方药为:乌药10克,木香10克,沉香1克,枳实10克,槟榔10克,大黄10克。用法:将乌药、木香、枳实、槟榔加水煎煮20分钟,再加入大黄,稍加煎煮后取汁,将沉香放入煎汁中即可,每日分二次服下。
气虚
便秘它是由于患者的肺脾气虚,运化失职,导致大肠传导无力而引发的一种便秘。此种便秘的患者多伴有气短、乏力、多汗等症状。在治疗上应以补气健脾为主,可选用黄芪汤治疗。常规方药为:黄芪15克,麻仁20克,白蜜30克,陈皮10克。用法:将黄芪、麻仁、陈皮加水煎煮后取汁,加入白蜜后即可,每日分二次服下。
血虚
便秘它是由于患者的阴血不足,不能滋润肠道,导致肠道干涩而引发的一种便秘。此种便秘的患者多伴有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等症状。在治疗上应以养血润燥为主,可选用润肠丸治疗。常规方药为:大黄、当归、羌活各15克,桃仁30克,麻仁35克。用法:将上药一起研成细末,用适量炼制过的蜂蜜调和成12克大小的蜜丸,每次于空腹时服1丸,每日服两次。
阴虚
便秘它是由于患者的阴液亏虚,不能滋润肠道导致肠道干涩而引发的一种便秘。此种便秘的患者多伴有形体消瘦,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心悸怔忡等症状。在治疗上应以滋阴补肾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一次服1丸,一日服2次。
冷秘
它是由于患者的肾阳不足,阴寒内生,留于肠胃,导致阴气固结,阳气不运,使肠道无力传送而引发的一种便秘。此种便秘的患者多伴有面色青白、手足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等症状。在治疗上应以温润通便为主,可选用济川煎治疗。常规方药为:肉苁蓉15克,当归15克,牛膝10克,泽泻10克,枳壳10克,升麻10克。用法:将上药加水煎煮后取汁,每日服一剂,分二次服下。
另外,便秘的患者在应用上述药物治疗时,还应在生活上进行调理,避免摄入过度煎炸、辛辣以及生冷的食物,可多吃些粗粮、蔬菜以及水果。要多饮水、多运动,并保持精神舒畅。同时患者也可应用一些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民间验方以作为辅助治疗,具体介绍如下:
1.取生大黄粉6克,用沸水冲泡,待晾温后服下,一日一次。
2.取番泻叶3—6克,用沸水冲泡后即可代茶频饮。
3.取蜂蜜30克,于每天晨起时用凉开水冲服。
4.取生首乌10—30克,加水煎煮后取汁服下,每日服一次。
5.取决明子适量,将其研成细粉后,每次取决明子粉5—10克,用沸水冲泡,待晾温后即可服下,每日服一次。
6.取菠菜适量,将其榨取汁液后服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布鲁菌病
新闻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
医学视频
性病,艾滋病
肠炎,痢疾,疟疾
传统文化
尊生保健
男科病治疗中心
中医儿科
黑巧克力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