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讨论]中医的教材问题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讨论]中医的教材问题
[复制链接]
1347
|
4
|
2004-4-18 11: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的教材问题
北京跃祖中医药研究所 孙耀祖
中医教材是个严重问题,它涉及到后继乏人的问题,也是中医存亡的问题。教材问题不是政策问题。根据建国五十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我提出一点自己不同的观点。
首先,要认识中华中医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构成较大型的流派有多少种呢?这个具体的数目,就连编写教材的人都没数,卫生部领导就更没数了。根本就没有作过调查,别人提出高等中医教材存在如此严重的问题,他还说是杞人忧天,根本就是秋风过耳,甚至采取镇压手段,严重违背党和国家的政策,中华十三亿人口,何止千万有识之士,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邓铁涛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的李致重教授、北京研究院的傅景华研究员、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张灿玾教授……在去年2001年10月19日,现代教育报的记者郝光明同志,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了三篇救救中医的系列报导,引起了卫生部、药价局的不安,通牒警告《现代教育报》,说:报导不实,否定了卫生部五十年来发展中医的成绩,弄得该报社给人家道歉,可事实呢?五十年发展得中医名存实亡!党中央不是不知道,邓小平曾多次指示解决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毛泽东58年关于发展中医的政策被搁浅,不要说中国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了,就连德国慕尼黑大学东亚问题研究所所长波克特都批评中国的医学问题,不该对抗毛泽东发展中医的令人鼓舞的政策。在中医面临消亡的局面下,我们该如何去拯救我们古老的中医,使它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发扬光大呢?
今天中医问题面临的事态之严重,无法描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是加入WTO以前基本上是闭关自守的那个环境了,洋药、洋医将会大量的涌入中国,洋中医、洋中药将取代中国的中医中药了。《北京晚报》的报导,并未引起党中央及有关首长的重视,轻描淡写的就带过了。想解决问题,谈何容易!中医中药的事,是涉及到十三亿人民的大事,也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事态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了。
《北京晚报》2000年的报导:中国国内西医知识产权占97%,而中医知识产权只占3%。这就是五十年来发展的中医吗?
我探索中医教材四十余年,我也是从中医三字经开始的,我家虽是中医世家,但是,我父亲却改了行,作了厨师。我是通过自学成才的。
中医教材问题相当复杂,但中医要与现代自然科学衔接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不然,中医一味的复古是没有出路的,把中医的阴阳、五行、八卦、六淫、七情、八纲、全息、堪与、纳音、甲子、人神、经络、针灸……全部都必须元素化,具体化,才能现代化。如同中国的八股文,若不改变成白话文,一味的八股文是没有出路的一样,中医教材必须是依1726年蒋递锡的医部全录为基础编纂,这部医部全录共分520 卷,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在此基础上,每册教科书必须给学者留下发挥的余地,开拓学生的思维,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程序,也许会有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思考。教师并不是万能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以达到教学相长。
新编教材,这是个大课题,毛遂自荐的介绍一下:中医教材,不能限在中医二字上,应当以自然科学为基础,把中医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我说的自然科学是中国式的自然科学,而不是西方的自然科学。我认为西方的自然科学和西方的医学一样,是从断面层上起步的,是唯心主义的自然科学--人本学。中国的中医,实质上是从人类的自然科学上起步的,也就是从大宇宙和小宇宙上起步的。大宇宙是天体、太阳系,小宇宙是人体、人类,中医称这个规律为“天人合一”。西方医学、自然科学就不懂这个规律。西方医学一开始就从生物细胞上起步了,没有从生命物质及生命元素的产生上去论述,没有追本溯源。西方医学、西方生命科学研讨因此进入了歧途,成为画饼充饥的科学。就拿生命科学的DNA来论吧,孟德尔豌豆色素的交配竟然成了生命科学的基础,不作色素交配,大自然也会利用风和蜜蜂作色素的传播。孟德尔玩术又和摩尔根白苍蝇的交配玩术相结合,把它从植物转到了苍蝇等昆虫上,接着又投向人类精液的二十三个大分子上,用光谱色素来替换自然的整个物质元素。可惜的是门捷列夫早死了,否则即使门捷列夫能活到现在,看到用色素能画出活体人类的伪科学的DNA,也会被活活气死。如此要他的元素周期表干什么。画上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就行了吗。桃树杏树嫁接成玉皇果的玩术成了当今诺贝尔的获奖者。诺贝尔如果见到他的科技奖发给了玩术的画客的话,准会气得五脏俱裂。
DNA的喧嚣吹捧,会把人类的五脏六腑吹得只剩下六腑中的碱基对,吹捧者连自己本身的五脏六腑都未吹完,人类仍然都在雷同的五脏六腑十二经的三百六十五络中生存。DNA吹捧者不要忘记,你自己从娘胎里生下来,你的五脏六腑就存在着五酸和六碱,不只是一对碱基对,否则你的DNA的四个元素画上一万次,也是画不出六十四种元素的人体的。
所以教科书首先要解决公式问题,公式就是依据,公式才能产生数据。DNA公式只有N、C、H、O四个元素的嘌呤嘧啶。而人类是从二十三对大分子物的纳音全息后,完备了六十四对大原子才是人体的全物,五酸六碱是生命物的分类丰度素。人类是大宇宙的缩合体,大宇宙是人类的规范体。中医教材要围绕着五千年发展过程中的四百六十家流派,两千六百六十六部教材书籍进行程序编排。要想中医现代化,必须把朴素的、抽象的两千六百六十六教材教科书全部元素化、具体化译释,中医才能走上现代化之路,西方人才能承认,中医才能走上国际化,中医的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因为国际包括美国、阿拉伯、印度、以及英法等国的医学,它们都没有像中医这样完备的临床记实,也没有对人类五千年的各类疾病的治疗方案。各种疑难症、癌症等都是中国中医五千年临床有效治疗过的。今天通过教材教科书,把中国自己的中医水平提高,才能教别人。关于1726年蒋递锡医部全录520卷作中医教材编纂的1-2册的底材,因为在 之后从1726年到1940年,320家的中医进行了更高层次的论述,如《医宗金鉴》是1742年吴谦著的,共分120部。这320家医学各有特长,应该取长补短,不能偏废一家,所以3-8部的教材编写就更繁重了。
我认为中医教材和教科书是两个范畴。教材是给教育高等中医人才用的教材,重点是治病为目的,教出的人才能诊善治就行了,是研究人类一切疾病如何治疗的,中国古代临床是怎么应用的。基础课和研究课的教材又有区别,基础课教材是讲中医治病的128法,不是现在教材的八法;而研究课的则是科研人员用的。西方医学对大脑肿瘤不敢动手术,其实中国中医对大脑动手术的记录有许多处,问题是中医中药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被消灭,名存实亡,不让人们知道临床记实。现在的教材所谓是四大经典。精的是什么呢,四大经典的内涵中公式数据被统统删掉并插入了西方的公式术语。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医中药,在中国不准传播,中医在中国传播了五千年,现在却改成西方的学校,而这本应当按中医的两千六百六十六部教材教科书教育培养人才。
中医教材问题是要不要中国的传统教材,要不要中医十五万能治人类一切疾病的专利记实,这是个原则性问题。现代教育报的郝光明同志稍微报导了一些中医教材上的问题,就引起了卫生部药价局那么大的反应,还说否定了他们五十年来的成绩,这五十年来把中医消灭得还不够吗。正是原中医局局长吕炳奎致毛泽东的信:卫生部是阳奉阴违,说确切些,是全面的、彻底的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卫生部,他们夺去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刀,干着西医屠宰中华民族的勾当。把中华传统的教材灭绝,把传统的地道的药材全面禁止把拯救了亚洲的十五万临床记实方剂全面灭绝,把中国医学全拉入西医发展的轨道。诸如,二十万中华血样奉送西方,西方假中药全涌进中国,给西方的中成药、中药都发给了在中国的通行证。而惟独中国自己的地道药材,却被忽视了,面临灭亡的境地。中华中医两千六百六十六部教材灭了,中国自己国土上实行了五千年的医门法律被取缔了。在中国搞美国的FDA法,药也变成了西方的药。打着维护西医西药在中国的地位、秩序的幌子,大肆推行西医,灭绝中医中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跃祖中医药学社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あ叶落飘香あ
|
2004-4-20 08: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中医的教材问题
现在中医在中国的发展确实没有西医好,也许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慢慢好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会联想的风
|
2004-4-20 09: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中医的教材问题
在一个连中医自考都被取消,所有的中医学院都实行中西医结合并以西医为主的情况下,在几乎所有的医院都以西医的辨证方式来给病人开中药以至于把中医的疗效降到了令人羞耻的极点时,你说还有人会相信中医吗?何况现在的中医连自己的生存都面临极大的考验的时候,我看中医的发展是困难重重啊!这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李荣峰
|
2004-8-21 22: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中医的教材问题
患者需要中医,我们应当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xs323
|
2005-5-29 21: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中医的教材问题
我是西医本科,因为爱好参加的中医自考。现在已经毕业了。我非常同意2楼的观点。
自己感觉用中药治病效果很好,曾治疗了一例被西医诊断为急性肾衰的患者,两付中药就好了。当然,别的病也只好了很多。我认为,现在的中医之所以不行,关键是学习的方向不对。开始学习中医内科,按图索骥治病,有效的非常少。后来,因为考伤寒论,连考了三次才过,这三次,书几乎看了20多遍(我不会作弊)。从那以后,感觉水平就有了质的飞跃。看病看好的多了,对中医也有信心了。我现在虽然还没拿到中医的执照,但我绝对不服本市中医院的大多数中医。
我感觉中医的基础是易经和道德经,现在中医院校的教材和教法根本都不是在培养中医,而是在培养四不象。真正的中医,恐怕还在民间。我真的希望,国家的政策者能象刚建国时,从民间寻找一些有真才的人,否则,中医真要失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huadragon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