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中医的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的美
[复制链接]
1593
|
4
|
2004-4-27 09: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的美
张大明
为医之道,尽善尽美。
――宋《太平圣惠方》
中医之学不仅追求真,追求善,同时还追求美的完满。
中医学的美是医道中超越了真,超越了善的最高层次,是为医之道的至境峰颠。
你若醉心于中医学中,常会感到美的震憾,美的感染。
中医的理论是美的。
中医理论和谐、对称、雅致,同时也不缺乏新奇与简练。
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内涵丰厚,意蕴深远。
她美的风格是深沉隽永,雄浑苍健,朦胧奥玄。
欣赏她的美,如遥观滚滚长河,苍苍群山,红日浴雾,白云舒卷。
中医的语言是美的。
中医语言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熏染,言而有文,神韵盎然。在论医析理之际,不忘给人以美的传感。
中医语言有着诗的韵律,诗的形象,诗的凝练。如金石掷地,珠落玉盘。令人不禁而诵,留芳齿颊,百读不厌。
你或许会醉心于《内经》文风的汪洋宏肆,典雅绚烂,象神龙行空,繁星灿灿。
你或许会惊叹于《伤寒》文风之“犹矿出金,如铅出银”,严峻沉郁,朴实冼练。
那方歌节奏的匀齐严整,针赋文句的双双对称,医话词语的耐人寻味,医论评议的犀利思辨,都可给你心的悦愉,美的体验。
中医的药物是美的。
中医的药物出于自然,来自天然。巨龙细虫,飞禽海鲜,春花秋实,斗兽鸣蝉,丹石黄土,悬瀑流泉,都可入药,争显不凡。
于是中药就有着五谷的清香,硕果的美鲜,鲜花的芬芳,蜂蜜的甘甜。红白黄兰,色彩烂然,寒热温凉,四味俱全。
中药性格各异,各怀绝技,各有才干。
或如少女,温柔甘甜,温煦滋润,安抚五脏;或如将军,粗犷强悍,峻攻猛逐,去病除患;或如先锋,率引群药,直达病所,一马当先;或如国老,调和诸药,协调关系,共对病顽。
它们若组成方剂,将又会如虎生翼,力量顿添。
中医的方剂是美的。
好的方剂是医生智慧的结晶,是中医理论美的体现。
医生面对群药,选贤任能,精心调遣。使方中药物,动静互制,刚柔为用,升降互济,寒热相安,七情和合,相辅相成,君臣佐使,次第井然,药证合拍,细密谨严,如五音谱写 成悦耳乐章,犹七彩调画为动人画面。用之祛病疗疾,疗效卓然。
中医的技艺是美的。
中医的诊疗过和是与其说是技术操作,毋宁说是艺术创作。
中医诊疗过程观察周全,灵活善变。医生思彻天地,心游八极,个人之学识经验,性格灵感并参与其间。似是随心所欲,而实则终不逾距,为医理所涵。这为医生独特风格的充分展现,提供了广阔的画面。
历代成熟的大医家,多形成了独具的风格,在诊疗过程中鲜明地展现:
“扁鹊医如秦鉴烛物,妍媸不隐,又如奕秋遇敌,著著可法,观者不能察其神机;仓公医如轮扁斫轮,得心应手,自不能以巧思语人;许叔微医如顾恺写神,神气有余,特不出形似之外,可摸而不可及;严子礼医如欧阳询写字,善守法度而不飘逸,学者易于摹仿,终乏汉晋风度……”
这是中华美学与中国医学的融合贯通,是技术操作与艺术创作的璧合珠联。
中医的传说是美的。
几乎所有的神医名药,都有美丽的传说流传。中医的传说奇妙动人,瑰丽浪漫。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思邈伏虎,杏林春暖,六神丸的来历。益母草的发现,……至今仍可陶冶人们的情操,启迪人们的思想,坚定人们的信念,激励人们去追求真,追求美,追求善。
此发于《中国中医药报》1991-5-17,请各位賜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岐黄子
|
2004-4-27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美
好美的语言,好美的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小刘
|
2004-8-13 16: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美
语言优美如小桥流水
意韵深远似云雾饶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tc
|
2005-1-25 10: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美
中医是神话,中国人的神话。
中医上个宝,世界人民的宝。
中医是科学,是个博大之学。
中医是文化,上千年的历史沉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木易先生
|
2005-3-4 12: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美
不错。值得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崇黄慕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