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虚劳病常见之症状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虚劳病常见之症状
[复制链接]
1757
|
1
|
2005-8-5 17: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夫阳气盛的人为虚劳病,气血极虚的人亦为虚劳病。其虚劳病者,因劳作而致虚,或因虚极而妄劳都会患得其病。《黄帝内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其义为,不正之气侵袭人体后出现的阳气旺盛之气,此为邪气旺盛,非人本身的正气。既邪气旺盛则正气必然虚衰。所以邪气盛者为实。有一实必有一虚,这就是正气虚。又曰,气虚者,肺虚也。推之五藏,神虚则心虚,血虚则肝虚,肉虚则脾虚,志虚则肾虚。莫不为然矣,而所以致虚之由,亦可因此而推之详矣。多动其气,耗散其气而不能静养之,则气虚而肺虚矣。多动其血或耗损其血,而不能静养之,则血虚而肝虚。多动其肉或用力不慎以及饮食不当而伤其体,而不能静养之,则肉虚脾虚矣。多劳其神,而无静养之,则神虚而心虚矣。妄作而志不达,而无静养之,则志虚而肾虚矣。此五虚之所以原於劳者,因五劳为致虚之由也。然即以劳而虚,则劳必有一定之外因,而虚亦有一定之内因。内经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肝虚则血虚,血虚则目huang(音荒)huang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怒,如人将捕之;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心气虚则不能制肺气之化生所以胸腹壅郁之气多而满,气满则胸腹胀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脾病者,肌肉痿,身重足不收,脾气虚则不能枢运所以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shuan(涮――音)heng(横――音)足皆痛,肺气虚则少气,少气则呼吸不足能报息,耳聋嗌干;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肾气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气下陷而出现四肢厥逆,其心情常意不乐。此五虚者,所以为精气内夺之内因。有其内因之虚,则外淫不正之气乘虚而入,偏著留于一处而为病,此为邪气盛。盛则病。这是病之实。
男子肌肤肥盛步履重滞,气短易汗,面色白而如水之润。口渴,昼日头目昏瞑,小便不利,少腹满这是虚劳病的症状。男子以精为本,今肌肤盛重者,饮食甘美,脾阴有余,则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者,其人不任疲劳,劳则汗出也。卧不时摇动者,卧或辗转帐幄,有所摇动。如是之人,肌腠易开,卫阳不固,营阴不守,虚邪贼风,渐入其内,故谓遂得之。所谓肝风内动之意,风火相煽,壮火食气,故气短。里急者,营气枯竭于里,血少不行故里急。面色白者,虚之象。时目瞑者,肝风内动,恍忽之形也。衄者,火妄动之致也。小便不利者,下焦阴液竭之候也。少腹满者,少阴虚胀也。故诸类此状皆为虚劳病而致。
男子精气清冷,当不会生子,这也是一种虚劳病的症状。男子精气清冷的人,其阴液少而不流。此精气交亏,清冷不温,则不能生育。故当无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duxjb
|
2014-5-2 12: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站的原创内容真的很重要,其次就是坚持力和执行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wandangtang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