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

[复制链接]
查看1173 | 回复1 | 2005-10-9 21: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入秋以后,空气湿度低于人体舒适度,空气中灰尘、飘絮等污染物浓度升高, 人体皮肤粘膜水分加速蒸发,易导致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燥”.中医认为,燥是无形之邪,易伤人阴津,于是会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的表现。
温燥证与肺阴虚感冒鉴别: 温燥证的临床表现,其外候状似风热表证,其内候则呈肺津亏损之象,与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相似。如果将温燥证与肺阴虚感冒的症状相比较,其相同见症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鼻塞,干咳少痰,口干咽燥,脉数等。但温燥证仅为秋燥伤津,而非阴液不足。津亏为阴虚之渐,阴虚乃津亏之极。燥邪伤津偏于表,故温燥证具有口、鼻、咽、舌、肌肤干燥之象,而无典型的阴虚火旺热证,不若肺阴虚感冒之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如妆等阴虚内热那样明显。温燥证津伤在表,而肺阴虚感冒阴虚在里,表里异位.
此要明晰津、 阴的实质/异同。注意秋燥有失水表现外,尚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wjdz1160 | 2014-5-11 19: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