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外科
›
[转帖]小儿发热外治五则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小儿发热外治五则
[复制链接]
1939
|
4
|
2004-8-3 01: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小儿发热外治五则
唐学友 发表于 2004年04月07日 @ 00:00:00 CST
安徽省太湖县医院(246400)
原载于《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
对于小儿病的治疗,脏腑娇嫩,汤丸苦于难下,下之消化又难,服药困难,打针痛苦,笔者有鉴于此,临证时,尽量选用外治法,现仅将在临床上应用外治法治疗小儿发热五则验案,例举于次,供参考。
1 感冒风寒发热
章某,男,3岁,门诊号03476。因天凉衣少而头痛发热6天,在某医院诊治无效而来求治。检查:体温39.6℃,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舌淡红,苔白,咽部充血,扁桃体轻度肿大充血,无分泌物附着,皮肤干燥无汗,无出血点,心肺(-),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感冒风寒发热。处方:苏叶3g,四季葱白50g,鲜生姜15g,麻油少许。制法:先将苏叶、四季葱白、鲜生姜共捣烂如泥,再加麻油搅匀,后用纱布裹药以线扎紧如球状。用法:以药球摩擦患儿两太阳穴、胸前、背后及两手足心,以擦至皮肤微红为度,擦后避风盖被静卧待微汗出。
上法2次后,患儿微汗出,当天头痛减、热势降,第2天体温下降至36.5℃,头痛已解,质红,苔薄白,咽部充血较昨日减轻,扁桃体已缩小,7天后随访患儿健康如常。
2 内伤乳食发热
宋某,男,1岁5个月。父母代诉:发热3周,乳食混合喂养,发病前,晚间吃鸡蛋2枚,复食香蕉,当晚受凉而致发热不退,伴纳呆呕恶,时腹胀腹痛。当地医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曾予青霉素等抗炎和对症处理,然发热及上述其他症状不减而求中医诊治。刻诊:发热20天,体温39℃,朝轻暮重,精神萎靡,纳呆呕恶,腹胀、按之痛,小便黄,大便溏臭,苔淡黄而腻,指纹暗淡,此内有宿食外感寒邪,寒邪夹滞、蕴结不解。处方:雄黄粉3g,鸡蛋1个,麻油适量。制法:先将雄黄粉放在小瓷杯中,次取出新鲜蛋清拌入,再加麻油适量(约3g)共搅匀备用。用法:用脱脂药棉球蘸药油,由剑突下频频自上而下摩擦至脐孔上缘,须摩擦30min,再将药棉球浸透药油敷于剑突下,外以宽布带束缚,避风覆被静卧约1h后去药。
上法1次后,患儿微汗出,大便解,量多秽臭,当晚体温降至38℃,翌日体温下降至36.8℃,已能进稀粥,腹胀减轻,呕吐消失,唯感神萎,嘱回家断乳,注意调养,1个月后随访已恢复正常。
3 痄腮发热
汪某,女,6岁,于1987年7月5日初诊。患儿自2天前开始发冷发热。两腮肿痛,进食困难,神昏嗜睡。查体:发育中等,急性病容,体温40.1℃,呼吸急促,脉象滑数,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两腮肿大,皮紧光亮,热而不红。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血白细胞6.5×109/L,中性0.60,淋巴0.30。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处方:鲜野菊花、叶100g,鸡蛋1个。制法:先将野菊花、叶捣烂如泥,次加入适量新鲜蛋清调和成药泥,涂在纱布上,贴于患处,若干燥,则用温水润透揭下,更换药再敷贴。
上法敷药4次,两日后病儿症除病瘥。
4 疟疾发热
余某,女,6岁,1985年10月9日初诊。不规律恶寒发热5天,热甚时头痛及全身酸痛伴恶心、呕吐、腹泻,口唇疱疹,当地医院诊断为胃肠型感冒。经中西药治疗无效而前来求治。检查发育中等,急性病容,体温39.6℃,舌红苔白腻,脉弦滑,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脾脏肿大,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4.0×109/L,中性0.60,淋巴0.20,外周血中找到疟原虫,诊为疟疾。处方:煅代赭石6g,朱砂1.5g,炒雄黄粉1g,麝香0.3g,麻油适量。制法:先将三药共碾匀为末,次将麝香同碾,后滴麻油适量,调成软膏状。用法:于疟疾发热前2h,取上药适量分别涂于患儿鼻尖、眉心、大椎、命门穴。
10月11日二诊,诉首诊当日热势下降,症状减轻,翌日疟止。嘱其饮食调理,1年后随访,患儿健康未再发。
5 疳积潮热
姚某,女,3岁,1987年3月8日初诊。始见心烦易怒,口渴不食,偏食香辣食物,继而面黄肌瘦,四肢浮肿,声哑咽干,泄泻频作,粪便秽臭异常,小便混浊,晚间发热、盗汗,兼见眼睑不时眨动,西医诊为小儿营养不良,经中西药治疗效不显而来求治。检查:晚间体温37.9℃,患儿病已半年,精神烦躁,舌质红,苔腻,脉数,指纹青红,心肺(-)。诊为小儿疳积。处方:朱砂、胡黄连各3g,公鸡肝1个。制法:先将药共碾极细粉,再取未洗过的新鲜鸡肝,共捣烂如泥。用法:将患儿囱门处头发剃光,将药泥敷上,任其自干自落。
治疗1周后(3月15日)复诊,发热逐日减退,食欲好转,大便每日一行,精神稍振,嘱其待所敷药泥全部自动落尽。注意饮食调理。5月4日三诊,诸症悉平,营养状况改善,舌脉如常,随访其后,获痊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fscjt
|
2005-3-30 00: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小儿发热外治五则
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而以
|
2006-2-4 01: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小儿发热外治五则
诚心诚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j
|
2006-2-7 01: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小儿发热外治五则
很好,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wsyp
|
2014-4-22 00: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裸奔追我三公里,我回头看一眼就算我流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四大经典
香江愚医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