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订阅

中医

谈方说药:三降丸治疗高血脂症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高血脂是一种由食物中脂肪、胆固醇类物质吸收过多或排泄过少而引起的血液中血脂浓度过高、血液变黏稠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膏粱厚味过度摄入,久卧久坐,活动量少,是产生该病的根源,多将之归 ...
分类:    2015-12-21 00:14
周仲瑛:治高血压当重调气行血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周仲瑛,男,1928年生,江苏人。首届国医大师,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自幼随父学医,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留江苏省中医院工作,1983年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曾任七届全国人 ...
分类:    2015-12-21 00:14
广汗法治疗银屑病:“不出汗”与“海南疗法”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 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天气一天天变冷,很多夏天出汗不太顺畅的患者,到了秋冬时节就更难出汗了。这部分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出汗呢?”对于出汗不好、皮损有些增 ...
分类:    2015-12-21 00:14
头针透穴法治帕金森病简单有效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日前,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王顺主持完成的“头针对帕金森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研究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成 ...
分类:    2015-12-21 00:14
六经钤百病说不可过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 张立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 论及《伤寒论》很难回避六经的问题,历代学者对六经的实质说法各执一词,有以标本气化立论者、有以脏腑经络立论者,有六经地面学说、有六经阶段学说, ...
分类:    2015-12-21 00:14
中医提示:汗斑实为癣 不可乱用药
来源: 中国网 孙女士爱出汗,汗多时,不仅在衣服上留下了斑斑汗渍,而且皮肤上也出现了黄豆大小的斑点,这使她倍感烦恼,难道自己患了什么严重的皮肤病?于是,她来到了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的诊室。 皮肤科副主任 ...
分类:    2015-12-21 00:14
“治法统六经”学派:谨守病机的三境界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 刘观涛 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治学要经过三个境界。笔者认为,中医辨证在“谨守病机”的旗帜下,也有三个境界。要在“常规辨证”(病性病位) ...
分类:    2015-12-21 00:13
中医医案:中药外洗治足趾肿痛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李某,男,71岁。2014年3月1日初诊。 患者述其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双足趾自觉发热疼痛,行走活动受限,痛甚时夜不能眠,需服止痛药方能入睡几小时。经在社区服务站治疗多次,效不显著。查见 ...
分类:    2015-12-21 00:13
名老中医传秘方 安神解郁香蜜膏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香蜜膏系郑州市名老中医郭绍汾先生的经验方。他善于治疗疑难杂病,对《本草纲目》中的方药及民间验方知之甚多。河南中医学院毛德西教授曾随其侍诊抄方,亲眼见他用此方治愈数例神经衰弱的 ...
分类:    2015-12-21 00:12
一味洋虫治愈重症肌无力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重症肌无力属疑难重症,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和老师石恩骏曾治一病患,辨证论治多法无效。正当患者绝望之际,我们偶然予以本地虫类药洋虫治疗,效果十分 ...
分类:    2015-12-21 00:11
冯世纶经方治重度抑郁症一例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 朱梦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卫某,女,56岁,2013年10月10日初诊。 主诉:失眠1月余。患者在综合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一直服用“三辰”等安眠药,每晚仅能睡2小时左右,夜间惊 ...
分类:    2015-12-21 00:11
中风病六经辨治新解:将大脑按六经划分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是“六经辨证”。然而,对于“六经”的界定,现在通行的《伤寒论》教材通常以“脏腑经络”界定六经,如李培生主编的《伤寒论讲义》就说: ...
分类:    2015-12-21 00:11
燕京医学的三大流派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 萧承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马堃 中国中医科学院 “燕京”乃北京的别称之一。1949年,在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成为新中国首都,定名为“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重要 ...
分类:    2015-12-21 00:11
医门传薪之曾定伦临证录:“辛开苦降”理脾胃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重庆市名中医曾定伦在治疗脾胃病时,根据脾胃病多寒热错杂的病因病机特点,用“辛开苦降”法施治,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浅析如下。 后天脾胃,能升降相因、燥 ...
分类:    2015-12-21 00:10
理法与临床:由“初中末”三法谈起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前贤王好古在《此事难知》书中提出:“治病之道,有三法焉,初中末也。初治之道,法当峻猛者,谓所用药疾利猛峻也——缘病得之新暴,感之轻,得之重,皆当以疾利猛峻之药急去之。中治之道,法当 ...
分类:    2015-12-21 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