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订阅

中医

江淑安经验方:平肝降压汤治高血压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处方:生白芍20克,珍珠粉20克, 夏枯草20g,天麻15克,钩藤20克,丹皮15克,野菊花20克,茺蔚子10克,地龙15克,牛膝20克,白蒺藜15克,生牡蛎30克(打粉),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 ...
分类:    2015-12-21 00:10
中药敷脐治溃疡性结肠炎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孔某,女,33岁。1998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诉自1995年1月始肠鸣腹痛腹泻,受寒后加重,大便呈稀糊状,兼有黏液脓血,腹痛时即有便意,便后腹痛缓解。曾服消炎止泻中西药多次,效果不佳。后经 ...
分类:    2015-12-21 00:10
痛风的中医简易疗法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西医学认为痛风是尿酸过高导致沉淀物堆积在关节中,故产生剧痛,皮肤红肿,碰触不得,以足部跖趾关节及大拇指为多发部位,部分患者发病部位可呈游走性。其一般治疗是消炎止痛,同时要求 ...
分类:    2015-12-21 00:10
国医大师朱良春首创痛风中医病名浊瘀痹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痛风是西医的病名,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中医病名代表中医对疾病最本质的认识,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临床施治,临床上对常见风湿 ...
分类:    2015-12-21 00:09
活水蛭治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水蛭气味咸平,乃活血化瘀之良药,以其活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殊效。 活水蛭外用,前人早有所载。如著名医家孙思邈曾用其治愈眼部血肿患者,宋人洪遵 ...
分类:    2015-12-21 00:09
以龙砂医学指导心血管病用膏方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常归属“眩晕”、“头痛”、“心悸”、“胸痹”、“中风”等范畴,病因病机复杂。传统认为与禀赋不足、年老体衰以及饮食、情志、劳逸失调等有关,为脏腑气机失调、气血 ...
分类:    2015-12-21 00:09
中医诊疗:地骨皮治皮肤病经验
来源: 中国网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味甘性寒,入肺、肝、肾经。古医籍对此药凉血清热、泻火消炎、退蒸祛风功效有较多论述,《本草纲目》载:“枸杞滋阴不独子,而根亦不止于退热而已,根乃地骨,甘淡 ...
分类:    2015-12-21 00:08
慢阻肺冬服膏方重补虚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慢性阻塞性肺炎(简称慢阻肺)的发作以秋冬季为多,因此,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膏方的最佳服用季节就在冬季,民间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慢阻肺患者冬季服用1~2料 ...
分类:    2015-12-21 00:08
旴江医方 璀璨瑰宝
来源: 中国网 自《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以来,历代方书层出不穷,其中旴江医家的方药书独具特色,如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沙图穆苏著的《瑞竹堂经验方》,龚廷贤的《种杏仙方 ...
分类:    2015-12-21 00:08
宝书说方:治咽喉肿痛3方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咽喉肿痛,西医名为咽喉炎。咽喉炎有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多发生在外感之后,出现咽喉红肿疼痛(颜色鲜红),声音沙哑,干咳无痰。多责之于肺热熏蒸,余常用养阴清肺汤治 ...
分类:    2015-12-21 00:08
小儿清肺止咳浆 清肺滋阴痰热清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河南中医学院毛德西教授在临床上应用小儿清肺止咳糖浆已有多年,近年来有数百名患儿服用此方取效。特别是到了冬季,要求服用此方的患儿家长络绎不绝。为此,每至冬季,医院都要预先配制百余 ...
分类:    2015-12-21 00:07
宝书说放:旋覆代赭汤治顽固性呕吐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方由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甘草、大枣组成,主治太阳证汗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病案1 1980年前后,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医院的一位护士前来找 ...
分类:    2015-12-21 00:07
阴阳两虚汗症治验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吴某,女,26岁,2010年2月23日初诊。 患者1个月前顺产1男婴,产后多汗,每吃饭、稍活动即出汗,夜间入睡出汗更甚。在当地农民不问其因,凡产后有患皆谓曰:“是产后受风,”须服“苍术 ...
分类:    2015-12-21 00:07
读《内外伤辨惑论》:东垣与景岳脉法当互参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此辨固是,但其说有所未尽耳。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 ...
分类:    2015-12-21 00:07
盗汗并非皆阴虚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 刘旋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类病症。寐则汗出,醒来则止者为盗汗,又称寝汗,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断学》认 ...
分类:    2015-12-21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