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临床经验
订阅

临床经验

下级分类:  名家专辑|经验交流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一)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一)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公元2世纪以前,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更由于当时传染病不断流行,据《后汉书》记载,在光武建成13-26年(公元37-50年)之 ...
分类:    2015-12-18 21:28
淳于意
淳于意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淳于意(公元前205?~前150年),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因曾任齐国的太仓长(一说太仓令),人称仓公。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公孙光 ...
分类:    2015-12-18 21:27
葛洪 简历
葛洪 简历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这是晋代科学家葛洪在治学上的一句名言。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 ...
分类:    2015-12-18 21:27
涪翁与程高、郭玉 简历
涪翁与程高、郭玉 简历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郭玉(公元1~2世纪),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郭玉的师祖是一位隐士医学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钓鱼为生的一 ...
分类:    2015-12-18 21:27
皇甫谧 简历
皇甫谧 简历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皇甫谧,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一作灵台)人,后随其叔父移居至河南新安(今河南绳池县附近)。其曾祖是汉太尉皇甫嵩,但至皇甫谧时,家境 ...
分类:    2015-12-18 21:27
王叔和 简历
王叔和 简历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王叔和名熙,汉未至西晋期间高平人,其籍贯一说山东巨野,一说山西高平,后魏高湛《养生方》称王氏“专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唐·甘伯宗《名医录》谓其“性度沉静,通 ...
分类:    2015-12-18 21:27
华佗 简历
华佗 简历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 ...
分类:    2015-12-18 21:27
张仲景 简历
张仲景 简历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一说涅阳故城在今南阳市与邓县之间的稂东镇,地属邓县)人。(按《水经注》:“涅阳,汉初置县,属 ...
分类:    2015-12-18 21:27
淳于意 简历
淳于意 简历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淳于意(公元前205?~前150年),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因曾任齐国的太仓长(一说太仓令),人称仓公。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公 ...
分类:    2015-12-18 21:26
扁鹊 简历
扁鹊 简历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 ...
分类:    2015-12-18 21:26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中药熏蒸疗法是用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药汽熏蒸人体来治病或健身的一种外治方法,在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中药配方适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它具有药物与物理温热双重作用:1.在物理温热 ...
分类:    2015-12-18 21:26
望皮肤
望皮肤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望中医也十分重视对皮肤的望诊。正常人的皮肤常是润滑荣泽,此为津液、精气充沛之征。若皮肤肿胀,则为水湿泛滥;皮肤枯燥,多为精气不足或精血内耗;皮肤粗糙刺手,多是肺痿( ...
分类:    2015-12-18 21:26
望诊
望诊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望诊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1.形体 观其形体,可知五脏盛衰,轩岐早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 ...
分类:    2015-12-18 21:26
月经初潮来的晚是好事吗
月经初潮来的晚是好事吗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病例一小张个子高高,看上去很健康,可她17岁月经方才来潮。由于不痛不痒,身体好好的,所以没认为是病,相反却觉得挺好,因为比一般同学少了三四年的“麻烦” ...
分类:    2015-12-18 21:26
中医舌诊的常见病
中医舌诊的常见病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舌诊是中医在疾病诊断上相当重要的依据。人体内脏功能的好 坏,只要伸伸舌头,专家就能看出疾病的端倪。中医看病注重望、闻、问、切,舌诊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最健康 ...
分类:    2015-12-18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