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临床经验
订阅

临床经验

下级分类:  名家专辑|经验交流
舌苔形成机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舌苔形成机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近年来,国内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舌苔的形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例如舌苔的细胞形态学、正常和病理舌苔的电子显微镜研究、舌苔生物化学、苔色变化、 ...
分类:    2015-12-18 18:17
衰老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衰老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1977年,Base dovsky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NFI)网络学说,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完整的功能性调节环路。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系 ...
分类:    2015-12-18 18:17
肝郁证实验研究概览
肝郁证实验研究概览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而证候则是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和客观把握,是论治的前提条件和依据,是中医诊查疾病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医发展的关键战略 ...
分类:    2015-12-18 18:16
经络·阴阳·虚实的现代诠释
经络·阴阳·虚实的现代诠释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标签:1 21世纪。东西方科学能在中国中医理论经络学说这儿融合,走上彼此理解之路 信息时代,人们更容易理解“经络学说“了。像人体也包括所有生命 ...
分类:    2015-12-18 18:16
中医证候研究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探析
中医证候研究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探析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证候是联系两者的纽带,是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关键环节,证候研究是发展中医理论、提高临床 ...
分类:    2015-12-18 18:16
悬钟穴的应用及定位考证
悬钟穴的应用及定位考证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别名绝骨,属足少阳胆经。其临床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加以总结:1独穴《主穴》运用 崔嵩山采用悬钟穴治疗落枕。患者取端坐位,取病侧悬钟穴 ...
分类:    2015-12-18 18:16
金匮要略》络病理论探讨
金匮要略》络病理论探讨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乃张仲景治疗内伤杂病的专著,书中记载了四十多种疾病,涉及内、外、妇等科,其中不少疾病属于络病及其相关病证的范畴。如肝着 ...
分类:    2015-12-18 18:16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诠释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诠释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是中医长寿之道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理论。总结了两千年以来古代人类养生长寿的经验,对养生之道做了高度的概括 ...
分类:    2015-12-18 18:16
伏邪学说之探讨
伏邪学说之探讨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伏邪学说始自晋·王叔和的《注解伤寒论·伤寒例》而源于《内经》。明清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发展有了新的发展。历代医家对此说多予肯定,但亦有争议。究竟应如何评价伏邪 ...
分类:    2015-12-18 18:16
脾虚模型实验研究方法概述
脾虚模型实验研究方法概述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自1979年北京师范大学首家报道脾虚动物模型研制以来,脾虚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从最早的大黄致腹泻模型到最近常用的多因素模型,以及 ...
分类:    2015-12-18 18:15
中医后继乏力:中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中医后继乏力:中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几千年来,中医学以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明确的临床治疗效果,保障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是我国一项战略任务。在我国传统的中医 ...
分类:    2015-12-18 18:12
漫议调经法之“法外法”
漫议调经法之“法外法”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月经紊乱失常,须按病证的气血变化及寒热虚实的不同,分清月经病与其他疾病次序的先后分别处理。此外在调经的正治法之外,尚要兼顾以下五个方面,往往可以收到 ...
分类:    2015-12-18 18:10
情志相胜学说与中医医案中的心理治疗
情志相胜学说与中医医案中的心理治疗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情志相胜”理论出自《内经》,是古代中医学中最典型而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并行之有效的一种心理疗法,具 ...
分类:    2015-12-18 18:09
高热的中医辨治体会
高热的中医辨治体会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高热是临床上的常见急重症,起病急、来势猛,治疗不当易致不良后果,故历来是众多医家关注的重点。中医在这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治疗经验。每种病症除了病症所具有的一 ...
分类:    2015-12-18 18:09
小议“效不更方”
小议“效不更方”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效不更方”,即服药中病之后,再诊必定续用前方,且不变更之谓。其实,上述之说,当辨证观之,切莫死于句下。药后病情好转,病机未变者,“效不更方”当然可以。“ ...
分类:    2015-12-18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