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理论探讨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艾滋病中医病因为异湿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马冠军 河…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工作,在改善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抗病毒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艾滋病的发病原因,西医认识非 ...
2015-12-3 13:19
陆广莘的中西医结合思想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董丽丽 中国中医科学院陆广莘教授具有中西医的双重学术背景,对中西医都有较为深入的认识。笔者研究了他的演讲和数十篇学术文献,逐渐深入地了解了陆老的学术思想并由此引发了很多思考 ...
2015-12-3 13:19
张锡纯应用石膏探微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宝恒 张… 古今业医而善用石膏者,莫过于盐山张锡纯氏,先生誉石膏“为药品中第一良药,真有起死回生之功”;“治外感实热者,直如金丹”。就在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期,第 ...
2015-12-3 13:19
体现辨证论治的灵活性-《金匮要略》中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范铁兵 中…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有关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内容涉及临床各学科。仲景在杂病的治疗中灵活运用“同病异 ...
2015-12-3 13:19
反治:中医独特的治法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智敏 谢… ●《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涵义有二:一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征象不能完全反映本质的情形,此为假反治;二是指在正治的基 ...
2015-12-3 13:19
解析“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范铁兵 中… 《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乃治疗痰饮病之大法,对此治疗原则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对此也有些浅薄的认识,希望与同道共同学习探讨。 ...
2015-12-3 13:19
岳美中谈专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这是徐氏临床心得,医家不传之秘。(此研究经典之心得)现在的人,动辄讲辨证论治,漫无边际,让人抓不住重心,这是没有真正读懂读遍中医 ...
2015-12-3 13:18
论治热入血室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冠军 山… 由仲景所论“热入血室”得到启示,以柴胡剂为主,合用祛瘀剂,或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或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见证选方,可治疗某些神经症。“热入血室”之名 ...
2015-12-3 13:18
说说居经与避年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山… 在中医文献中,月经每三个月来一次者,称为“居经”,每一年来一次者,称为“避年”。有人认为,此乃禀赋不齐,不属病态。但历代医家对此看法不尽相同。笔者临床发现不孕 ...
2015-12-3 13:18
邪:气血郁滞的病因推测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 ●中医学中“邪”的含义广泛,《黄帝内经》中就有病因、诊断、治疗三个层面。在“治疗层面”的“邪”,是古代医家对造成气血不正常状态原因的一种推测,治疗的方法为“攻 ...
2015-12-3 13:18
浅议“阳加于阴谓之汗”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玉生 山…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原文是说明三阴三阳经脉的阴阳变化发病及预后,所以后世医家对此注解亦多以此为据,认为系阴脉及阳脉的变化而成为汗。例如明 ...
2015-12-3 13:18
论复法大方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运用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作者:张成铭 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导师周仲瑛教授善以复法大方治疗各种中晚期癌肿,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兹就复法大方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运用作一探讨。江苏省中医院肿瘤 ...
2015-12-3 13:18
春季上火分清虚实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晔 沈阳… 人体里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这个“火”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但“火”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如体温应该在37℃左右,如果“火”过亢, ...
2015-12-3 13:18
领悟扶阳学术思想要先学好《伤寒论》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毛进军 河… 中医界有一个以重点应用并善于活用四逆汤等经方为代表的学术流派叫做“扶阳派”,又称为“火神派”,李可老中医又称之为“古中医派”,这个学术流派的创始人为清末伤寒大 ...
2015-12-3 13:17
但头汗出四机理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范铁兵 中…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反映着人体阴阳的盛衰和病邪的性质,在《伤寒论》中对辨汗之法有着非常详尽的论述,尤其是对“但头 ...
2015-12-3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