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理论探讨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伤寒论》“欲解时”是什么含义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   《伤寒论》现存原文中,有6条格式统一的“欲解时”条文,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是任何尊重历史的学者在研究《伤寒论》时无法绕过的问题。但少数学者却故 ...
2015-12-3 12:45
《内经》分析病机的方法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翟双庆 北…   《内经》的各个篇章中都蕴含了丰富的病机理论,《内经》以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升降失调阐释病变的基本机理,提出了著名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以及“百病皆生 ...
2015-12-3 12:45
诊治老年中晚期癌瘤思路探讨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代钊 卫…   我国是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癌症也是我国中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城市中,是各种疾病死亡的第一位,在农村居第二位。  癌瘤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而 ...
2015-12-3 12:45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诊治认识与思考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 作者:熊神虹 王…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缺血或出血及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导致脑组织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些年来, ...
2015-12-3 12:45
肺阴虚证和心阴虚证鉴别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明雪 辽…   定义  肺阴虚证:肺金阴液不足,失于润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及虚热证候。  心阴虚证:心脏阴血不足,心神失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 ...
2015-12-3 12:45
姜良铎论伏邪与透法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魏文浩…   伏邪学说首应溯源于《内经》,砥定于王叔和,发展于明清时代。伏邪亦称为“伏气”。伏邪顾名思义,“伏”是隐藏、潜伏;“邪”是指随着气候变异所产生,并具有一定毒性 ...
2015-12-3 12:45
水气凌心证与心阳虚证鉴别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明雪 辽…   定义  水气凌心证:凡因脾肺气虚,饮停不化,阻遏心阳,或脾肾阳虚,水停下焦,而致水气上逆凌心所引起的心悸,咳喘,神疲乏力,全身或局部水肿等症状,称为水气凌 ...
2015-12-3 12:45
谈谈中医的 “火”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曾遇一西医生鄙夷中医,每辩论及中医便问,你说中医不是骗子,那我问你,你们中医说上火,那什么是火?火在哪里?人身体里哪里来的火?不禁哑然失笑…对中医的无知和片面的理解,很容 ...
2015-12-3 12:44
《内经》论偏枯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翟双庆 北…   偏枯,又称为偏风,即肢体偏废、半身不能随意活动之证。属于《内经》风证的范畴,在诸多篇章中均有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风论》、《素问·热论》、 ...
2015-12-3 12:44
主观感知在医学诊断学中的重要性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梁嵘 北京… 应当说,医学诊断学研究的内容可分为二大部分,一是研究身体的主观感觉,可简称为感知的身体;二是研究身体的客观检测,可简称为测量的身体。如果这样划分,中医诊断学的 ...
2015-12-3 12:44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鉴别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明雪 辽…   定义  肝血虚证 由于失血过多或久病、热病耗伤肝血,使肝脏血液亏虚,肝失所藏,筋、目、爪甲、肌肤失于肝血濡养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面色无华,两目干涩,爪甲不 ...
2015-12-3 12:44
走出中医 “关系疗效”困惑
文章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 作者:皋永利   不少人认为,中药的作用是在配伍应用的基础上呈现的,离开了中药的配伍原理,中药的作用便无从谈起。也就是说,中医讲究的是“关系疗效”,中药的功效只能在君臣佐使的相 ...
2015-12-3 12:43
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鉴别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明雪 辽…  定义  肝火上炎证:多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经气逆火升所表现的证候。临床以肝经所过部位的头、目、耳、胁所表现的里实热证为特征。  肝阳上亢证:多因肝肾阴亏 ...
2015-12-3 12:43
《内经》论积聚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翟双庆 北…   积聚,指腹内有积块的一种病证。积块固定,有形可查,痛有定处者为积证;积块不固定,时聚时散,痛无定处者为聚证。积聚又称为癥瘕,积证可称为癥,聚证可称为瘕。积 ...
2015-12-3 12:43
论古人制方之原则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祥麟 湖…   古人制方之原则讲究君臣佐使,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如《伤寒论》中麻黄汤,君臣佐使颇为严密。然同 ...
2015-12-3 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