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理论探讨
›
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汗出可遍身的现代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 “遍身微汗”是笔者首倡的广汗法的治疗目标。对于“微汗”的原则质疑不多,但是对于“遍身”,一些医者和患者却因为自身某些部位不会出汗而产生了怀疑,诸如:下半身会出 ...
2015-12-3 12:43
食滞胃脘证与胃寒证鉴别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明雪 辽… 定义 食滞胃脘证 饮食不化,停积胃脘,阻滞气机,胃之腐熟无权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胃脘胀痛,呕吐,或泻下酸腐食物等症状。 胃寒证 寒邪侵袭人体,阻遏胃腑 ...
2015-12-3 12:43
论火不归原治法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方书谓下焦之火生于命门,名为阴分之火,又谓之龙雷之火,实肤浅之论也。下焦之火为先天之元阳,生于气海之元气。盖就其能撑持全身论,则为元气;就其能温暖全身论,则为元阳。此 ...
2015-12-3 12:43
中医药防肿瘤复发转移有优势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振国 北… 中医药在临床肿瘤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使用中药须始终贯彻整体观念,既坚持局部治疗,又重视整体上杀灭癌细胞,充分体现扶正培本、标本兼治的原则。笔者经多年实践 ...
2015-12-3 12:42
《内经》论汗证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翟双庆 北… 《内经》认为,汗为人体之津,属于人体五液之一,《灵枢·决气》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汗由水谷精气所化生,《素问·评热病论》云:“人所以汗出者,皆 ...
2015-12-3 12:42
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鉴别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明雪 辽… 定义 寒湿困脾证:寒湿之邪,困遏中焦,运化失司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脘腹胀闷痞满疼痛,食欲不振,呕恶欲吐或黄疸等脾胃功能障碍及寒湿内盛的表现。 湿热蕴脾 ...
2015-12-3 12:42
大肠液亏证与大肠燥结证鉴别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明雪 辽… 定 义 大肠液亏证:大肠津液亏虚,失于濡润,传导不利所引起的大便干燥,难以排出和津伤阴损,浊气上攻的证候。 大肠燥结证:邪热结于肠道,消灼津液,津伤肠燥 ...
2015-12-3 12:42
临证可以不谈“邪”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 中医临床每天都在讲“攻邪”、“给邪出路”、“扶正祛邪”等等与邪相关的话语。但对于“邪是什么”这样的小问题,思考的人却不一定很多。 有人认为邪就是致病微生 ...
2015-12-3 12:42
辨治不寐 先治其心 后医其身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邓珍霞 中…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赵志付教授对心身疾病经验丰富,重视中医“心身合一论”,治疗上强调“先治其心,而后医其身”的原则。现对其治疗失眠不寐的临床经验加以总 ...
2015-12-3 12:42
《内经》论痿证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翟双庆 北… 痿证,指四肢萎废不能运动,肌肉逐渐萎缩致痿或者拘挛致痿。痿者,萎也。杨上善云:“以五脏热,遂使皮肤、脉、筋、肉、骨缓痿屈弱不用,故名为痿。”《内经》又称为 ...
2015-12-3 12:41
《伤寒论》“汗出……不能发黄”的启示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 按刘渡舟先生的解读,阳明病发黄的原因为:“阳明病法多汗,今反无汗……湿热交郁,皆无路可出……熏蒸于外,则其人身必发黄。”也可以这样理解,内有湿邪,郁而化热, ...
2015-12-3 12:41
中医肾主水理论内涵的形成和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鹏 对传统中医学理论内涵的还原和理解,应结合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医文相合,方能有更为贴切和全面的把握。今从医文相合出发探讨中医学“肾主水”内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肾 ...
2015-12-3 12:41
《内经》论腰痛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翟双庆 北…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也可为某些病证的一个症状。腰痛在《内经》中亦被称为腰背痛、腰脊痛、腰股痛、腰尻痛等。其病变多与肾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有 ...
2015-12-3 12:41
张锡君温病重预防 儿科重望诊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余朋千 重… 今年是我的恩师、著名中医学家张锡君教授诞辰100周年。张锡君1913年2月生于无锡一个三代中医世家,幼承家学随父从医。张锡君从事中医药工作七十年,在理论和临床方面 ...
2015-12-3 12:40
肾气不固证与肾不纳气证鉴别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毅 四川… 定义 肾气不固证 是肾气不足,封藏无权,固摄失职所表现的证候。故以膀胱失约,精关不固及带脉、任脉失固为临床特征。 肾不纳气证 肾气虚弱,不能摄纳,气不归 ...
2015-12-3 12:40
1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36
/ 36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探讨
五运六气
中医发展
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