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中医基础
›
辨证论治
订阅
辨证论治
象思维推动中医药学术创新(交流探讨)
学术是中医药发展的内在动力,极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医药存在的价值。当前,中医药学术发展缓慢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忧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中医药如果在学术发展上没有新 ...
2015-11-30 00:17
对辨病分期分型与辨证相结合的再认识(交流探讨)
中医与西医,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中医学是在古代朴素的自然科学观念下形成的,其思维方法为形象思维,研究内容是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和气血等,观察方法为直接领悟、取类比象,强调“整体观念 ...
2015-11-30 00:17
中医应随证“更方”(学术与临床)
贵报2010年7月23日“中医临床研究面临的五大难题”一文认为中医“更方”,即处方的更换和调整原则是“效不更方”,并提出“在总结古今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某些病证的调方指征、药物加减范围及剂量增减幅度 ...
2015-11-30 00:17
象思维助推中医经络原创研究 —— 象思维与经络实质学术沙龙发言摘要(学术与临床)
象思维是中华文化的主导思维,是原创性的源泉,原创性的母体,是提出和发现问题的思维。中医相关理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象思维。长期以来,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时,忽略了原创性的本源,中医理论的发展成了无源之 ...
2015-11-30 00:17
神源于太极图(学术与临床)
●“神”的甲骨文字就是经历了近万年的发展和演变,由太极图演化而来的文字语言。 ●太极图所表达的“阴阳”、“四时”变化模型是对自然万物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思考,揭示了宇宙以及人生变化、发展的规律。 ●顺应、按 ...
2015-11-30 00:16
辨证统一论(学术交流)
在各种病邪作用于脏腑经络所造成的肌体“态”或“相”上,用脏腑演化律去研究探求,可获得生命呈奇素数演化简式N=2m+1,在各种“态”或“相”中追寻统一,选用的思维模型如下: 1.命门模型 命门之词,始见于《内经》 ...
2015-11-30 00:16
为什么要提出中医过程辨证学(传统医学 )
恒动观是中医的基本世界观,动态性是辨证论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任何疾病必须对其常、变情况下的演变过程把握清楚,才能够很好地给予处方、用药和治疗……这便是提出和研究中医过程辨证学的基本出发点。 辨证论治是中 ...
2015-11-30 00:16
试论胆道感染及胆石病的辩证论治思路(交流探讨)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96级 肖亮 提要 从胆与肝脾(胃)密切相关、疾病病理演变不同的基础思路出发,对胆道感染、胆石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思路作了较全面的概述。在辨证论治与攻补兼施等思想指导下,强调胆病从肝 ...
2015-11-30 00:16
康肩丸治疗肩痹(交流探讨)
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635100) 肖仁祥.. “肩痹”,现代医学谓之肩周围关节炎,简称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几年自拟康肩丸治疗肩周炎28例,获得较满意疗效。今总结如下:...一般资料:...在所治28例中 ...
2015-11-30 00:16
“生理学教学图片”简介(交流探讨)
周彬冰 “生理学教学图片”是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当前中医药院校已广泛的采用了多媒 体教学,然而医药教学软件的发展速度却远远跟不上硬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 见到的还是挂图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 ...
2015-11-30 00:16
经验.心得及其(交流探讨)
它 小议医院文化建设 “生理学教学图片”简介 试述藏医烙铁熨疗法 《广州中医药大学报>>征订启事 学习中医要突出中医特色 糖尿病专科见习体会 暑期门诊收获点滴 治愈食积之经 王再漠老师临床经验举隅 暑期门诊见 ...
2015-11-30 00:16
治愈食积之经过(交流探讨)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院中医七年制97级 廖章慧 提要 笔者通过自病食积之治愈经过中的感受,并结合书本知识的学习,谈一点肤浅的学习体会。 余脾胃素来不佳,去年冬天偶患食积,经医治愈,并详细记录了当时的自觉症状 ...
2015-11-30 00:15
肝 方防治肝纤维化机理 探讨和临床体会(交流探讨)
成都中医药大学硕研98级 程雅君 提 要 肝纤维化从体用言,是肝体阴用阳功能失调,肝体不阴(柔)而阳( 硬);从标本言,湿热瘀毒为标,肝阴脾阳亏虚为本;矛盾分析之,主要是瘀是虚,故以柔 肝阴,和肝血,运脾阳立法 ...
2015-11-30 00:15
“脏腑腧穴”假说及其临床构想(交流探讨)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骨伤97级 丁相东 提 要 本文从腧穴的概念入手,说明腧穴不独体表而有,并通过对构成 腧穴的两条件及生物全息论诸方面的分析论证,大胆提出假说——体内脏腑同样存在腧穴的 观点,试构想 ...
2015-11-30 00:15
泽漆汤方用紫参新论(交流探讨)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97级 龚 谨 提 要 诸医家多以为泽漆汤方紫参为紫菀误,或紫参功在利大小便 。 今从字形、本草、方证、学术源流方面结合现代中西医认识论证泽漆汤中确应用紫参,其功 重在活血化瘀,旨 ...
2015-11-30 00:15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证候探讨
辨证论治
治则治法
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