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中医基础
订阅
中医基础
下级分类:
证候探讨
|
辨证论治
|
治则治法
|
基础知识
|
基础理论
什么叫“气机”
什么叫“气机” 气机,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机理。也可以说是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中医学认为,人体机能活动以“气”为物质基础,气的基本运动形式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气的运动对体内的物质进行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7
为什么说肝主疏泄?
为什么说肝主疏泄? 疏泄,疏,是疏通,畅达;泄,是排泄,宣泄。肝主疏泄,是古人对肝性柔和、条达,不郁不亢生理状态的概括,它直接关系着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调畅。具体的功能表现可以概括以下几方面。 1、情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7
如何理解脾主运化和脾气主升?
如何理解脾主运化和脾气主升?脾统血在临床上有何意义? 脾主运化。运,是运输、输送。化,是消化、变化。指脾气有主管消化水谷,使之变化成精微并输送到人体的各部。《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能化糟粕,转味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7
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
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如何理解宣发与肃降? 肺主一身之气,是由于肺主呼吸作用而决定的。 有关肺的生理功能,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天气通于肺”之记载。明代张景岳《类经图翼》中记载华佗对肺的描叙时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7
如何理解心主血脉和主神志?
如何理解心主血脉和主神志? 心与脉管相连,脉管为血液循行的隧道。《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腑也”。《六节脏象论》、《痿论》也分别说心“其充在血脉”、“心主身之血脉”。可见“心主血脉”是指心能推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7
为什么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二、为什么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中国有将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因此也最早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卫生知识。传说中的“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论内经”等等都是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6
什么是引经药?
中医认为,疾病都是有一定归经的。无论是何种疾病,都应归属于某个脏腑或某个经络。在治疗上,应针对疾病所隶属的脏腑及经络进行治疗。 祖国医学在治疗疾病的长期探索中,发现某些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症能选择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6
肾阳虚和肾阴虚有何不同?(中医漫谈 )
中医认为,任何事物都分为阴阳两个方面,人的肾也有肾阴和肾阳之分,肾功能障碍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肾阴虚造成的,也可能是肾阳虚造成的,所以,补肾要查明原因,分型而补。 提示:肾阴虚的临床表现:1.腰酸腿软。2.口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6
中药与人体经络的关系属性(中医基础 )
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后世医家又发展为按脏腑、经络理论来分析药物性能,认为某药对于某一经或某几经有特殊作用,称作药物归经。宋代寇宗爽《本草衍义》说:“泽泻之功长于行水……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6
血气主要参数
AVL Compact 2为微处理机控制的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其测量参数为: pH 酸碱度 7.35~7.45 (45~35nmol) PCO2 二氧化碳分压 35~45mmhg (4.67~6.0kpa) PO2 氧分压 75~100mmhg (10~13.3kpa) BP 当地大气压 根据以上参数,并结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6
中医对气的认识(中医术语 )
气,从广义来说,是一个哲学概念,是指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 中国医学自然接受了这一唯物主义观点,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且主要通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6
中医对阴阳的理解(中医术语 )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它最初的涵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等。 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6
中医对血的认识(中医术语 )
1.血的生成 血液生成的主要成分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营气、津液等,《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面赤,是谓血”。《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都是强调营气是血液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5
中医对津液的认识(中医术语 )
津液,是泛指机体液体成分,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之一,根据性状、部位与功能等的不同,又有津与液之分。 《灵枢·决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35
“以指代针”除病痛(中医百科)
在日常生活中,以指代针,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刺激,可达到祛除病痛的目的。例如对于昏厥的急救,用指尖掐按人中穴(上唇鼻唇沟的上2/3与下1/3交界处),头痛用手指按压头部双侧的太阳穴,都是人们熟知的有效 ...
分类:
基础知识
2015-11-30 22:13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39
/ 39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