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中医基础
›
基础知识
订阅
基础知识
应看中医!(中医百科)
1对西药有耐药抗药患者。有人多用西药后,药效逐渐降低,甚至无效,如改服中药,往往疗效较好。如气管炎患者,咳嗽、多痰,打了许多抗菌消炎的针剂,仍无济于事。一旦改服润肺止咳化痰的中药,见效显著,痰少咳停。 ...
2015-11-30 22:01
中医谈“火”虚实大有讲究!(中医漫谈)
虚火一般是指阴虚而导致火升的病理现象。阴虚有五脏之阴偏虚与精、血津液等亏损的不同情况。阴虚则阳气相对亢盛,易于导致虚火上升,故虽见火升征象,实为阴虚所引起。临床表现为咽喉干痛、颧红唇赤、心烦少寐、脉细 ...
2015-11-30 21:57
中医是医学艺术而非医学技术(中医漫谈)
2015-11-30 21:57
中医学是怎样一门学科?应如何学习和研究?
一、中医学是怎样一门学科?应如何学习和研究? “中医学”,是以综合的方法为主,把人体看作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人体动态的各种内在联系,从而阐明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医疗预防保健服 ...
2015-11-30 21:57
中医的别名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第一个名字是歧黄。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因其是黄帝与歧伯讨论医学的专著,便称《黄帝内经》 ...
2015-11-30 21:57
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疾病有热证和寒证之分,一般说来,能治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药,如寒性的黄连、黄柏、大黄能清热、降火、解毒。能够治疗寒证的大多属温性或热性药,如热性的附子、干姜 ...
2015-11-30 21:57
中药进行炮、炒、炙等加工的作用
不论是来源于动物、植物或矿物的各种中药,初期都是粗糙和不清洁的,需要经过各种加工,炮制后才能应用。炮、炒炙、煅、蒸等都是用于加工制做单味中药的方法,加工制做中药其目的的主要有以下一些: 保障药物的清洁 ...
2015-11-30 21:57
中药方剂中的君臣佐使
中药方剂中的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配伍的一种形式,是根据单味中药在方剂中的作用而确认的,君是主的意思,君在方剂中常常是一味起主导治疗作用的中药。如四君子汤是用以治疗脾胃气虚而引起的饮食减少,大便溏稀,小便 ...
2015-11-30 21:56
中药的升、降、沉、浮
升、降、沉、浮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不同趋向。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面,常常都会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腹泻、脱肛、崩漏等),向外(如阳气浮而发热、自汗、盗汗等),向内(如表邪不解、疹毒内攻 ...
2015-11-30 21:56
中药煎剂冷服?热服?怎样定?
很多人都喜欢在中药煎出来后趁热服下,怕放凉了失去疗效,也有人认为冷服比热服好,那么到底是冷服好还是趁热服好呢?应该说中药煎剂是冷服或热服应根据病情、药性、季节、以及体质等多方面来决定,不应一概而论。 ...
2015-11-30 21:56
夏夜贪凉提防伤暑(中医保健 )
在酷热的夏夜,由于怕热贪凉,常常引起伤暑。 最常见的是暑热伤表,出现发热发冷、头疼身痛、不出汗、心中烦、口发干、小便黄等症状,舌苔是黄色,脉搏增快。应当采用解表清暑的方法治疗,一般可用香薷、厚朴各6克, ...
2015-11-30 21:56
夏日炎炎当心中暑(中医保健 )
夏日炎炎,如果在阳光下曝晒太久,或长时间在高热的环境中工作,或室内过于闷热,都可能引起中暑。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或过分疲劳的人,更容易发生。 中暑起病很急,初期有浑身无力、头晕、心慌、出汗很多,口渴 ...
2015-11-30 21:56
中医名词解释
【太平惠民毫局】 是宋代政府官方举办的一种买卖药材机构。宋代对药材多行官卖,十一世纪后期在京城设立了太医局卖药所,制造,出售丸、散、膏、丹和药酒。此后,几经改名,而且不少省、州、县也相继设立。当时把制 ...
2015-11-30 21:56
中医药店为何称“堂”
――张海彦,李淮军 《中药趣话》,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1999.1第2版 我国一些老字号的中医药店,多以“堂”相称,诸如什么“济生堂”、“同仁堂”、“长春堂”、“四知堂”等。以致有些药店沿变到后来发展成制药厂,仍 ...
2015-11-30 21:56
葛洪(公元二八一--公元三四一年)
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道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据《曹书·葛洪传》记述,葛洪从小就刻苦好学,但因家境贫困,无力供养葛洪念书,于是葛洪白天砍柴卖钱,以换取纸墨,夜间抄写别人的书 ...
2015-11-30 21:56
1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9
/ 29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证候探讨
辨证论治
治则治法
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