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中医基础
›
基础知识
订阅
基础知识
【诊余漫谈】 乙型肝炎的中医论治(中医在线)
2015-11-30 21:49
中医的用药原则
2015-11-30 21:49
关于中药的“升降沉浮”
2015-11-30 21:48
关于中药的 “归经 ”
2015-11-30 21:48
简论中医的阴阳五行(传统中医)
2015-11-30 21:48
中医诊脉(传统中医)
中医诊脉 中医看病,总要摸脉,因为通过脉象的变化,既可以搜集病情资料,又可以了解正气的强弱,还有助于预测病情是趋于好转或是趋向恶化。 感冒了,将手轻轻按在桡动脉上,常能明显地觉察到脉搏的跳动,称为浮脉, ...
2015-11-30 21:48
中医溯源(传统医学)
中医理论就是说明治病道理的。那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在秦汉的时候医学家们总结了春秋战国当时和以前的医学成就编成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这本书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到了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 ...
2015-11-30 21:48
诊断方法(传统医学)
望 中医了解病情有四:望、闻、问、切,谓之四诊。望诊在诊病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列为四诊之首。因为人的面部的气色和脏腑关系密切,脏腑气血有了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 一是望神。神是人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病 ...
2015-11-30 21:48
中医原理(传统医学)
阴阳说在中医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它渗透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中医学虽然复杂,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的,所以《黄帝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以生理病理来看,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阴 ...
2015-11-30 21:48
转帖--中医预防学六个特点(传统中医)
转帖 中医预防学六个特点 (一)注重“防变”:未病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疾病发生,中医、西医抑或其他医学是一致的。而一旦患病之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该病的发展、传变或复发,则是中医预防学区别手其他预防 ...
2015-11-30 21:48
浅谈中药的治病原理(医药科普)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所运用的药物,它来源于多种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制品。 人类祖先在长期的生存和自我保护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认识了药物,并形成一套极为完善而又独特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对 ...
2015-11-30 21:48
经络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中医百问)
经络在治疗方面的应用在针灸学中叫“循经取穴”。也就是根据经络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的范围来选取穴位进行治病。 比如大肠经,循行于上肢外侧,经过肩、颈部,到达面部、牙齿和鼻子旁,又从颈部进入胸、腹腔,与肺和 ...
2015-11-30 21:47
经络在临床诊断上的作用(中医百问)
中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这里所说的节,指的就是穴位。在人身上一共有几百个穴位。每个穴位都有一定的位置,起着不同的作用。那么,这些分布在人体浅表的穴位是怎样 ...
2015-11-30 21:47
影响针灸治病效果的因素(中医百问)
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跟其它治病方法相比,治病的效果有许多独特的地方。比如针刺同一个穴位,使用同一种手法,可以由于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而出现不同的效果。扎针以后有些人有效,有些人无效;有的效 ...
2015-11-30 21:47
中医如何治疗痛风(中医百问)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患,以血尿酸增高、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痛风结石逐渐形成为临床的主要特征。该病在欧美发病率较高,多见于40岁左右中年男性。 1 发病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为嘌呤代谢紊乱 ...
2015-11-30 21:47
1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29
/ 29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证候探讨
辨证论治
治则治法
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