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中医基础
›
证候探讨
订阅
证候探讨
《伤寒论》中“证”的含义及其特性(学术交流)
《伤寒论》中的证和脉对举,与现行中医证的含义不同,是一个症候群的类概念。要把四诊得所得脉证,通过分析综合给予准确诊断治疗,做到“知犯何逆”是一个十分艰苦复杂的思维过程,这就要求从各种不同的症候群中找出 ...
2015-11-30 00:01
论证候空间(交流探讨)
论证候空间 陈伟 (四川省达县碑庙区卫生院 达县 635029) 在辨证中必须处理证候相互性-量的断-续关系及集合形式,根据其中蕴含着距离的数学空间思想,我们把它称为证候空间,这一提法使我们在古今和东西方科学之间达 ...
2015-11-30 00:01
病性证素辨别的意义与方法(学术交流)
“病性”,即病理改变的性质。如寒、湿、痰、血虚、阳虚、血瘀、阳亢等,为当前证候的本质。 “病性”与“病因”的关系 辨证所说的病性,是导致当前证候变化的本质性原因,因此,风、寒、湿、燥、火热等病性以往称为 ...
2015-11-30 00:01
证素概念的辨析(学术交流)
证素属于中医学的新概念,有如下问题需要进行论证。 一、证素名正而言赅 证,古为證,《中华大字典》载“證”的含义有:告、验、证、谏、则、候、质、病證,共八项。在中医辨证学中就是指证候。素,指本来的、原有的 ...
2015-11-30 00:01
“证”概念的本义及演变(学术交流)
概念是理论思维的细胞,语词是概念的载体,概念不规范,必然导致理论思维的混乱。“证”是中医学极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且有多种含义,认识很不统一。證、证、候、症、征、证候、病等诸字、词,历来混用,时有错误,极 ...
2015-11-30 00:01
证候研究:病证结合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交流探讨)
张华强 申春悌 陈启光 病证结合研究的意义 病证结合研究是通过对现代医学病的中医证和症状学(证候)及特异理化检测指标相关性研究,提出病中“证”的确切分布,克服目前分证的随意性,探索病与证之间的内在规律,提出 ...
2015-11-30 00:00
“探微索隐”今释 ——从“探微索隐”到“微观辨证”和“隐潜证”研究(学术与临床)
“探微索隐”已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重要研究思路与方法,如中西医病证结合诊断、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可提高对“无症可辨”、“隐潜证”等的辨证诊断能力和水平,为科学认识“有病无证”或为证的早期诊断等,创 ...
2015-11-30 00:00
随症治之不是中医主流(学术与临床)
现代意义“证”的历史,不超过60年。最初提出“证”,是为了强调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是一种规定或者约定。 “随症治之”只是针对大原则顾及不到,需要灵活处理的“坏病”的对症治疗,不能将它人为地抬高, ...
2015-11-30 00:00
抓住本质 认识证候(学术与临床)
证候研究是中医研究的重要问题,但在研究不断深入后,人们发现证候研究的难度也很大,于是怀疑证候确实存在吗,证候研究的方法到底是什么等等。导致人们有这些认识的原因大凡有几个:一是对证候是什么并未完全理解或 ...
2015-11-30 00:00
方证辨证≠方证对应(学术交流)
多数医家认为,《伤寒杂病论》体现了一大辨证特色,即方证辨证,或称为“汤方辨证”、“方剂辨证”等,其具体辨证方法,早已为人所熟知,即“有是证,用是方”,或简称“辨方证”。 仲景辨方证的“证”,多被人理解 ...
2015-11-30 00:00
中医"证"等名词概念有了约定(交流探讨)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在闽召开 (记者海霞)2007年8月7日~11日,由福建中医学院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上,来自全国25家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诊断学专家、学者约121人讨论并通过了《 ...
2015-11-30 00:00
证候的合与离(学术交流)
“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正邪关系及病势等所作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或某一部位的病理变化实质。 “候”是证的外候,从这一意义上说,候就是症。但 ...
2015-11-30 00:00
证的潜与显(学术交流)
只有当证具备病因、病性、病位、正邪关系及病势等特点,并达到一定的度时,才称之为证。但是,证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当然证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在证形成之前存在着某种病理变化或趋势,在证形成之后有一部分患者临床表 ...
2015-11-30 00:00
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学术交流)
中医方证研究一直是中医领域关注的热点,今就《伤寒论》的方证谈一点认识。 一、方证是《伤寒论》的主要构成 《伤寒论》主要内容是讲六经的概念及临床应用,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方证更是其主要内容。辨方证是经方、《 ...
2015-11-29 23:59
基于信息熵的血瘀证症状体征指标的规范化(科技动态)
以中医证候为主要指标的血瘀证的计量诊断是在积累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统计规律,并建立判别诊断数学模型。基于熵的关联度可以度量变量之间的任意统计相关性,对变量的分布类型没有任何特 ...
2015-11-29 23:59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证候探讨
辨证论治
治则治法
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