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针灸
订阅

针灸

下级分类:  针灸经络|针灸学
针灸有禁忌 临床须注意
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小儿因不配合,一 ...
分类:    2015-12-17 20:25
6方面疾患针灸有优势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理气血和脏腑的功能,可有效治愈功能性疾病,缓解某些器质性疾病症状和诸多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针灸在以下6大方面疗效尤佳:治呼吸道疾病可一针见效。治疗时只要找到人体的敏感点或穴位, ...
分类:    2015-12-17 20:25
平衡针灸38穴可治多种病
平衡针灸是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针刺中枢神经分布在周围神经上的特定靶穴来调节、修复大脑基因程序,使失调、紊乱、破坏的中枢管理程序系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间接地激发病人应激能力的治疗方法。记 ...
分类:    2015-12-17 20:25
针刺治疗斑秃
斑秃又名鬼剃头,是一种以头发突然成片脱落为特征的疾患。采用针刺方法治疗该病,收效明显。毫针治疗针刺风池穴:局部消毒后,选用28号2寸毫针,向对侧风池穴水平刺入1.5寸,得气后留针20分钟。针刺脱发区:选取28号 ...
分类:    2015-12-17 20:25
针灸也要讲究补和泻
  补或泻,是中医学施治的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正治的常法。  很多人以为,补或泻只是药物治疗的法则,其实,药物与针灸治病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施治原则是一致的。针灸时施用补泻手法的准 ...
分类:    2015-12-17 20:25
针灸的保肾进补方案
  秋冬季膏方进补即将来临,中医针灸专家提出独特见解——针灸也能进补  正值深秋又将逢立冬节气,进补话题又提上了议事日程,有病没病的都期盼着来年春天能“打上老虎”。饕餮们自然可以买些食品、药品大补特补 ...
分类:    2015-12-17 20:24
整脊与新法针挑治疗不育症
1 临床资料1981年8月至1988年6月治疗男性不育症863例,其中不射精症488例,阳萎129例,早泄10例,少精子症236例。婚龄最短1年者28例,11年以上者81例。2 治疗方法2.1 新法针挑治疗选点2.1.1 不射精症 主点:L1 ...
分类:    2015-12-17 20:24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50岁左右患者多见,又称“五十肩”。笔者近年来针刺“肩痛穴”治疗本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最大68岁,最 ...
分类:    2015-12-17 20:24
论董氏奇穴的特点和理论基础
董氏奇穴及针刺方法是盛行于台湾和海外的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该奇穴的分布及应用,既源于传统的经络系统和针灸方法,又有所创新而独具特色,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众多针灸新法中的一个新的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发展前 ...
分类:    2015-12-17 20:24
施延庆针法经验举要
施延庆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几十年来一直从事针灸临床,学识深博,医术精湛,尤对毫针刺法,有独到之处,其手法娴熟,得心应手,行针灵活。现将施老针刺手法,归纳为三法,简介于下。 ...
分类:    2015-12-17 20:23
针刺治疗 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是以颈椎病为基础所引起,以发作性眩晕、颈肩痛为主要症状,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例如不正确姿势、受寒等因素引起的颈椎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慢性无菌性炎性反应,刺激、压迫穿行其间的椎动脉,当椎动脉 ...
分类:    2015-12-17 20:23
针灸,该注意些什么?
针灸是针法与灸法的合称,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等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但是,针灸虽然简单易行,但也要注意以下事项。 专心致志 针灸时,注意力要集中,嘱咐 ...
分类:    2015-12-17 20:23
针灸筑宾治疗口腔溃疡难吞食
  【穴性特点】  筑宾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腧穴,阴维的郄穴。筑,通祝,为庆祝之意。宾,宾客也。该穴名意指足三阴经气血由此交于肾经,而肾经得之庆也。  筑宾穴在足内踝上5寸,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端取之。功擅散 ...
分类:    2015-12-17 20:23
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  (1)头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寸,耳后两完骨(乳突)间9寸。  (2)胸腹部: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9寸,歧骨至脐中8寸,脐中 ...
分类:    2015-12-17 20:23
膝痛难忍寻大杼
 【穴性特点】  “杼”指织布机上的梭子,大椎骨两侧有横突隆起,形似织杼,古称杼骨,本穴在杼骨端故名大杼。本穴为手足太阳、少阳经的交会穴,能宣通太阳、少阳经气,有清热解表,宣肺定喘之功,可用于头痛及项 ...
分类:    2015-12-17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