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认为。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和纳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有重要作用,同时是人体全身阴阳的根本。其中肾中所藏之精又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而在人体出生之初,尚未产生“后天之精”,故肾中所藏之精,纯属先天,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乃先天之本”。对于“肾乃先天之本”现代医学工作者作了很多的研究,现在本人就结合现代免疫学思想谈谈“肾乃先天之本“。 l 中医学的免疫学思想 中医免疫一词,虽首见于19世纪李氏《免疫类方》(见《杭州府志·艺文志》),但中医免疫思想却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有论述,经后世医家的补充发挥,使中医免疫思想不断得到发展。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说:“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保持真气通顺,调气以养神,神气内守而不外浮,疾病就无从发生;《素问·评热病论第三十三》中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所说的“气”是机体在长期与各种致病因素进行斗争中产生的抗病能力,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免疫力。可见《黄帝内经》是把真气视为抗御一切病邪的主宰,后世医家把《内经》的正气和真气统称为正气,认为它是人体抗病物质及抗病能力的综合体现。中医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扶正固本”等理论,均包含有免疫学思想。 2中医免疫学与肾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和纳气,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肾”又为水火之脏,藏真阴(肾阴)而寓元阳(肾阳),肾阴对人体各脏腑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的作用,为人体阴气之根;肾阳对人体各脏腑器官起着温煦和生化的作用,为人体阳气之源。肾的阴阳两个方面在人体内部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资生,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使机体机能不至于亢进或衰退,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所道:“阴平阳秘,精神乃至“。若肾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失去了正常的动态平衡,则出现肾阴、肾阳的病理变化,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从而导致疾病。同时认为正气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因此正气不足是机体发病的内部因素,而肾为生气之源,正气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及肺吸人的清气共同化生而成,故肾中精气充足,则正气旺盛,机体能抵御外邪的侵袭,不易发病;反之,肾中精气不足,机体正气化生不足,而致使防御能力低下,外邪易乘虚侵袭而发病。 3现代免疫学与中医肾的关系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医学界运用现代医学技术对中医肾本质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认为中医学肾与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张新民,等,研究发现:肾阳虚患者有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轴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同时还存在免疫功能的低下,而两轴平行观察中未见轴间相互影响的证据。故推论肾阳虚主要发病环节为下丘脑的调节功能紊乱。 与此同时诸多研究结果亦显示,中医肾与人体抗病能力密切相关。细胞免疫低下是肾虚证的共性,如广州医学院附院新医科观察到,肾虚型慢性支气管炎血T细胞比值降低,通过补肾治疗可显著提高。上海第一医学院脏象专题研究组发现,用温补肾阳药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lgA与IgG均在正常范围内有明显提高,说明补肾药对体液免疫也有调节作用。徐俊,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各组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补体cRA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宋春风,等研究表明肾阳虚时下丘脑、血淋巴细胞[ca2+]和血清钙的 显著升高,导致ca2+信号的异常,使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出现肾阳虚的症状,补肾中药可能通过调整下丘脑、血淋巴细胞 [ca2+]及血清钙而起作用;王米渠,等通过以猫吓小鼠制造了“恐伤肾”的自然模型的实验表明“恐伤肾”既能降低机体红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也能损伤免疫器官。总之,诸多研究均显示中医肾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 现代医学认为骨髓是免疫系统中的中枢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的发源地,故肾脏与免疫活性细胞的来源直接相关。不管是经胸腺素作用后引起细胞免疫的TLC,还是经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的BLC,都来自于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而肾又主骨生髓,所以肾精气充足,正气强盛,机体免疫功能就正常;肾精气不足,正气虚衰,免疫功能就低下。同时认为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起调节作用,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来维持相对稳定的。脑垂体是调节免疫反应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类固醇而抑制过高的免疫反应;同时,脑垂体又分泌生长激素激发免疫功能,增强过低的免疫反应。从而起到调节免疫平衡,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对稳定。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垂体分泌的ACTH与生长激素,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这正体现了中医学肾阴-肾阳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说明“肾”具有上述中枢神经系统及“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 4先天免疫力与中医肾之间的关系 现代免疫学发现,遗传因素是天然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中最明显并作用最强而持久的一个因素,它决定于种族及人体来自遗传的免疫差异性。遗传对于抗体的种类,型别及血清中的含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种免疫球蛋白的正常水平值,每一个人都显示出不同则固定的标准,这正是机体受遗传所决定的表现,也是人体“禀赋”、“体质”所异。许多研究人员发现先天肾气不足常常导致出生后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王米渠,等通过猫惊恐孕鼠的实验方法表明惊恐子代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C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王宇,等亦发现“恐伤肾”使子代小鼠IL-2活性处于亢进状态,而经典补肾方药金匮肾气丸对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为中医肾为先天之本提供科学依据等等相关现代研究表明肾对先天免疫力有重要影响。综上所述,“肾“在调节免疫平衡、抵御疾病的发生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治疗疾病等各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免疫学角度更能反映出“肾为先天之本”理论的科学性,同时从临床角度推测调节肾阴肾阳,可以对一些目前现代医学尚难治疗的免疫性疾病如肿瘤、红斑狼疮、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Goodpasture综合征、白塞氏病、爱滋病等应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这需要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文/罗明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