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不道相逢泪更多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不道相逢泪更多
[复制链接]
229
|
0
|
2015-11-21 14: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不道相逢泪更多
时间:2015-07-02 作者:温长路
偶向新丰市里过,故人樽酒共悲歌。
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明·徐熥
诗词赏析
至朋密友之间,人各一处,十年不见,心中互相思念,不时会落下泪来,此乃伤感之泪;一个偶然的机会,亲友久别重逢,激动之情难以言表,眼泪不自主地流了下来,此乃喜悦之泪。看来,泪是情感的表露,伤悲会流,过喜也会流,惊恐也会流,忧愁也会流,它反映出的情绪是多样的、复杂的。徐熥用短短几句诗,把其与友人李大之间的情感写得如歌如泣,让人读来动情。
健康话题
当人的精神突然遭遇大起大落的变化,悲伤、惊恐、忧思等情绪表现出来时,配合这些情感逢场作戏的首先就是眼泪。“悲切切心似刀绞,扑簌簌泪如涌泉。”不少文学作品中的这类描写,都是与泪水有关的戏。高兴过度也会泪花横飞,这是因为人的大脑中主管快乐与悲伤的两个中心是贴身的近邻,相互间的情感很容易越过界线影响对方,让人表现出喜中流泪、苦中傻笑的矛盾情节来。这些眼泪,通常被人们称为“情绪性泪液”,是情绪变化引出的产物。在人的情绪变化达到相应的程度时,眼泪就会夺眶而出,想控制它是很困难的。
>> 泪滴也是有用物
眼泪是人的正常产物,从眼眶中许多细小的管道——泪腺中排出。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每天要排出泪水0.5~0.6毫升,被称为“生理性泪液”。别小看这点不起眼的液滴,它的作用可是相当不一般的。润滑眼球是它的功能之一,人的眼睛才得以正常视物,才得以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排泄异物是它的另一功能,当风沙、灰尘等异物偶尔冲破防线袭入眼内时,它会毫不客气地把它冲出领地之外;杀敌灭菌是它的又一大功能,它含的一种溶菌酶能把企图侵害眼睛的几十种细菌杀得一干二净。有研究证明,一般细菌遭遇它时,不过5~10分钟就会一命呜呼。就是把泪水稀释到6000倍,它依然有相当大的战斗力,仍可杀死20多种细菌。由于它时时刻刻都在忙于尽职尽责,所以平时人们并看不到眼睛中有明显的泪花。
中医学认为,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故泪为肝之液。在生理情况下,泪具有润滑、防御、抗邪、排毒等功能。在病理情况下,泪水的分泌可以反映出肝经的某些病变或病变的程度。如两目干涩,泪液分泌不足,往往是肝阴血不足的表现;两目流泪或目眵增多,是肝经风热的表现等。在治疗上,许多目疾从肝论治,一般都能得到理想的效果,进一步证明了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性。
(图片来源网络)
>> 哭出来的健康
有研究说,泪液中含有神经传递物质,眼泪有助于紧张情绪的化解。一项统计表明,75%的男人和95%的女人的异常情绪,通过哭泣得到发泄后感觉舒适。国外心理学家对哭泣的作用做了两项专门调查,一项是爱哭与不爱哭人的调查,结果是:在爱哭的人群中,有87%的人没有患高血压;而不爱哭的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几乎是100%。另一项调查是在感情坚毅的男人与感情脆弱的女子之间进行的,结果是:在“有泪不轻弹”的大男子中间,神经衰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动不动就掉眼泪的女子。美国生物学家威·弗雷博士的解释是,流泪能使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让心理状态得到新的平衡,同时把机体应激反应时产生的危险毒素排出;忍着眼泪的人,既存在着精神状态的压抑,也意味着自身在慢性中毒,二者均是使机体发病机会增多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另一位医学博士胡伊认为,哭泣与人的寿命也有关系,脆弱爱哭的女子往往比坚毅不爱哭的男人寿命长。关于这一点,我国古人早有认识,就连不是医生的唐代诗人孟郊,在他的《赠别崔纯亮》诗中就明确写出“忍泣目易衰,忍忧易伤形”的诗句。鲁迅先生说得更直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具有七情六欲的人,该哭时就痛痛快快哭一场,就是哭个天翻地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哭泣会不会对人的眼睛造成危害?会不会影响视力?如果不是因为一边哭一边揉眼睛而造成的眼实质受伤,仅凭哭泣是决不会把眼睛哭瞎的。大哭造成的视力模糊是短暂性的,只要稍事休息便会恢复,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作者单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
(责任编辑:杨敏)
情感
,
诗词
,
新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相关帖子
•
七情内伤
•
内伤病因
•
中医推荐强身健体药膳方(1)
•
中年女性的保健要点
•
中医心理之心主神明论
•
中医教您如何调情志
•
情志--中医对心理学的论述
•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
癫病的辨证论治
•
火疗术之-化瘀行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