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古今医案
›
精诚斋医案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精诚斋医案2
[复制链接]
2109
|
0
|
2004-3-3 21: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精诚斋医案2
痛风病案
卢某 男 42岁 1997.12.1初诊。
右足拇趾红肿剧痛,昨夜起病。平素嗜酒,每日必饮2~3斤黄酒,胃纳一般,口臭明显,大便每日一解,小便黄。舌红,苔白厚,苔心黄腻,左脉细数滑,右脉滑数。酒客多有湿热,留着经络,平素气血宣通之时尚不足为患,遇阳气拂郁或被风寒所袭,则痹阻经脉而肿痛作。拇趾为足太阴脾经所过,故湿热之邪好犯之。四妙散加味。
茅苍术12克,盐黄柏10克,淮牛膝20克,车前子(包)20克,生苡仁40克,汉防己15克,川萆薢15克,制川草乌各3克,广地龙10克,忍冬藤30克,苦杏仁10克,福泽泻10克,龙胆草6克,连翘壳10克,金蝉衣6克,野菊花15克,紫地丁15克,全当归10克,生甘草5克。5剂。此药服完四剂后即红肿热痛俱消。后有数次复发,均以此方加减而愈。
金某 男 66岁 1998.5.29初诊。
左足痛风,拇趾红肿光亮,自觉灼热,胃纳可,口和不渴,小溲黄,大便调。舌淡红,苔薄白。双脉洪滑。病属湿热在经,湿性趋下,粘腻而易痹阻气血。三仁汤加减。
生苡仁40克,苦杏仁10克,白蔻仁(后下)10克,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全瓜蒌15克,紫地丁15克,胆南星10克,车前子(包)12克,白僵蚕10克,青连翘10克,生石膏(先煎)20克,荆芥10克,制川草乌各4克。5剂。
6月3日诊。拇趾红肿稍退,疼痛明显减轻,压之仍有痛感。舌淡红,苔薄黄腻,双脉洪滑。气血渐通,湿热未净,继用前法。
土茯苓30克,苦杏仁10克,生苡仁40克,白蔻仁(后下)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生麻黄6克,制川草乌各6克,广地龙10克,忍冬藤20克,淮牛膝20克,血丹参20克,车前子(包)12克,天花粉12克。5剂。愈。
付某 男 36岁 1998.6.9初诊。
左足痛风,至今已一月余。刻见:左足红热不著,肢体稍凉。胃纳佳,畏热,汗多。小便不黄,大便每日一解。舌淡红,苔白腻,双脉沉滑。湿浊在经,气血不行,而痛难已。治拟化湿通经。
飞滑石(包)10克,生苡仁40克,土茯苓30克,苦杏仁10克,白蔻仁(后下)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肥知母12克,白芥子10克,胆南星10克,川桂枝10克,制川草乌各5克,汉防己10克,淮牛膝15克,天花粉10克,炮甲片6克,生甘草10克。7剂。后患者复诊时述,此药服三剂后疼痛即明显减轻,服完七剂愈。
胡某 女 53岁 1998.12.3初诊。
右足痛风,昨夜10时许起病,得热痛剧。有“风心”病史,易疲劳,心悸,平素畏寒,口干多饮,胃纳可,大便调,小便欠利,夜寐差,卧则气急,时有咳嗽,痰不易咯出,舌红苔少,双脉伏。营血涩少,经脉本已不畅,夜间阳气潜藏,致血脉痹阻不通,治宜养营通络,不可妄用燥热辛散之剂再劫其阴。
忍冬藤30克,紫地丁20克,淮川牛膝各30克,青连翘10克,金蝉衣6克,荆芥10克,生地黄30克,粉丹皮10克,川桂枝10克,天花粉12克,肥知母20克,南北沙参各15克,威灵仙10克,生杭芍10克。5剂。愈。
张某 男 61岁 1999.6.10初诊。
左足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已过,左蹠拇关节遗留疼痛,行走时明显。胃纳一般,大便稍溏,日一解。舌淡红苔白厚,左脉沉,右脉滑。痰湿留着经络,营卫不得宣通,而蹠拇疼痛不已,乃经脉气血未畅,治拟化痰通络。仿苍附导痰丸法。
天花粉12克,白芥子10克,白通草10克,炮甲片(先煎)8克,淮川牛膝各15克,川萆薢30克,石菖蒲10克,土茯苓20克,香白芷10克,苍白术各30克,制香附10克,浙贝母15克,络石藤20克,白僵蚕10克,川防风10克。7剂。后患者因他病前来就诊时言,此7剂药服完后即觉疼痛明显减轻,便又在浙报医务室原方继配7剂,服完后疼痛消,行走如常。
陈某 男 57岁 2001.8.13初诊。
左足肿痛四十余天,左足背肿胀,肤色黯红,左第2、3蹠趾关节压痛(+),胃纳一般,口和不渴,大便日2~3解,不成形,小便调。不畏寒,夜寐时好时坏,夏季多汗,前一段时间曾有头晕。血尿酸:399U/L。舌淡红,苔白稍厚,左脉细弦,寸部稍浮,右脉弦迟,沉取无力。气盛则水湿易化,而经气能通,今气怯不能行水通经,而致肿痛迁延难愈,治唯益气利水为正途,黄芪防己汤加味。
生黄芪30克,汉防己10克,炒白术30克,川桂枝10克,淮牛膝15克,川防风10克,泽兰叶10克,飞滑石(包)10克,生姜衣6克,云苓皮10克,五加皮10克,忍冬藤15克。7剂。
8月24日诊。左足肿痛显减,头晕消失。左足背部皮肤稍黯黑,胃纳佳,大便日一解,不成形。夜寐至凌晨3点时易醒。舌淡红,苔薄白稍厚,左脉弦细无力,右脉弦细无力。水湿初化,阳气尚弱,拟益气温通法。
生黄芪30克,潞党参30克,苍白术各20克,炒陈皮10克,熟附片6克,生姜衣6克,云苓皮10克,宣木瓜15克,川防风10克,北细辛3克,五加皮10克,汉防己10克。10剂。后患者来电告知,药后肿痛俱已消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精诚居士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