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方剂类
订阅
方剂类
下级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
|
博济方
|
串雅内外编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急救便方
|
急救良方
|
集验方
|
经验丹方汇编
|
眉寿堂方案选存
|
奇方类编
|
奇效简便良方
|
千金翼方
|
仁术便览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删补名医方论
|
圣济总录
|
时方歌括
|
时方妙用
|
世医得效方
|
是斋百一选方
|
苏沈良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退思集类方歌注
|
外科集验方
|
外台秘要
|
汤头歌诀
|
卫生易简方
|
文堂集验方
|
仙传外科集验方
|
小品方
|
严氏济生方
外台秘要-卷第三-天行病方七首
(此方兼疗伤寒,为题云天行,所以入天行部) 许仁则云,此病方家呼为伤寒,有二种,有阴有阳,阴伤寒者反于阳是也。阳伤寒状,表里相应,心热则口干苦,肝热则眼赤晕,脾热则谷道稍涩,肾热则耳热赤,肺热则鼻干渴 ...
分类:
外台秘要
2015-12-7 17:1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九 第十二门-治头风
大川乌 天南星(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水一大盏,白梅一个,生姜五片,煎至五分服,久服可去根本。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7:19
汤头歌诀-补益之剂(十首、附方七)-益气聪明汤
(东垣)蔓荆,升葛参 黄柏并。并加芍药炙甘草,耳聋目障服之清。(参、 各五钱,蔓荆子、葛根各三钱,黄柏、白芍各二钱,升麻钱半,炙草一钱,每服四钱。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耳目不聪明。蔓荆、升、葛,升其 ...
分类:
汤头歌诀
2015-12-7 17:19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三焦咳
论曰内经谓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嗽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气逆也。盖三焦之气,以胃气为本,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今咳而久者,以寒气蕴结,关播胃中,故腹满不食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7:1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九 第十二门-十味如神丸
治偏正头风,坠痰涎,散滞气,宽胸膈。久服清头目,强腰膝十味如神丸。 晋矾(枯过) 天门冬(去心) 五味子(各半两) 半夏(四十九粒,汤浸七次) 南星(一个,大术人参(各一分)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调,飞罗面煮 ...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7:19
汤头歌诀-发表之剂(十四首、附方八)-麻黄汤
(仲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麻黄(去节)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甘草(炙)一两。伤寒太阳表证无汗,用此发之。麻黄善发汗,恐其力猛,故以桂枝监之,甘 ...
分类:
汤头歌诀
2015-12-7 17:19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三焦胀
论曰三焦胀者,经所谓气满于皮肤,壳壳然而坚不痛是也,盖胀有痛痞,以别虚实。若鼓胀之类,内挟宿食,按之坚痛,是谓邪实,今三焦皮肤壳壳然而坚不痛,特以气满为虚胀而已。治宜升降其气则愈。 治三焦气满。皮肤坚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7:1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九 第十二门-治面上肺风疮
上用无灰酒于沙碗钵内浓磨鹿角尖敷之,兼服《和剂局方》治肾脏风黄 丸即愈。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7:19
汤头歌诀-发表之剂(十四首、附方八)-桂枝汤
(仲景)治太阳(中)风,芍药甘草姜枣同。(桂枝、芍药、生姜各三钱,炙草三两,大枣干二枚。治太阳中风有汗,用此解肌,以和营卫,中犹伤也。仲景《伤寒论》通用。)桂麻相合名各半汤,太阳如疟此为功。(热多寒少 ...
分类:
汤头歌诀
2015-12-7 17:18
外台秘要-重刻《外台秘要》序
尝谓良医与良相功齐,总之能为民生造命耳。予武夫也,不知相亦不知医,惟是人之有疾,不啻已出,值此沧桑变故之际,民遭兵火,若患热烈之症,予滥任抚绥,尤当视民如伤恨,不能人人而投以清凉之剂。自入新安以来,每 ...
分类:
外台秘要
2015-12-7 17:18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三焦有水气
论曰三焦有水气者。气滞不通,决渎之官内壅也。盖水聚于胃,气能传化。今气不升降,水聚不行,则脾经受湿。故为腹满浮肿之证,治宜导气而行之,气通则水自决矣。 治三焦积气,渐成水病。腹胀四肢浮肿。宽胸膈,利小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7:18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九 第十二门-治酒鼻
临川曾景仁尝苦此疾,一日得此方于都下异人,不三次遂去根本。赵太叔亲服见药差寒,须量虚实。 凌霄花 山栀子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调下,日进二服。 又方,南番没石子有窍者,水研成膏,手指蘸涂甚效!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7:18
汤头歌诀-发表之剂(十四首、附方八)-大青龙汤
(仲景)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麻黄六两,桂枝、炙草各三两,杏仁四十枚,石膏鸡子大,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太阳无汗兼烦躁,(烦为阳、为风,躁为阴、为寒。必太阳证兼烦躁者,方可用之。以杏、草佐麻黄发 ...
分类:
汤头歌诀
2015-12-7 17:18
外台秘要-《外台秘要》序
天下事,久坏于庸人,而庸医均之。所谓庸者,皆不学无术之人也。其遇事也,初不晰其受病之源,并不审其对治之方,而或以姑息养痈,或以卤莽尝试。究之卤莽之为害,什居五;而姑息之为害,什居八。乃始借手以贻后人, ...
分类:
外台秘要
2015-12-7 17:18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三焦俱虚
论曰上焦虚则引气于肺,中焦虚则生寒,腹痛洞泄,便利霍乱,下焦虚、则大小便不止,津液气绝,寒则补于肾,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其处虽异,其源则一,故有俱虚之病。 治三焦气虚,心胸痞闷,两胁胀满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7:18
1 ...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 346
/ 346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