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方剂类
订阅
方剂类
下级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
|
博济方
|
串雅内外编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急救便方
|
急救良方
|
集验方
|
经验丹方汇编
|
眉寿堂方案选存
|
奇方类编
|
奇效简便良方
|
千金翼方
|
仁术便览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删补名医方论
|
圣济总录
|
时方歌括
|
时方妙用
|
世医得效方
|
是斋百一选方
|
苏沈良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退思集类方歌注
|
外科集验方
|
外台秘要
|
汤头歌诀
|
卫生易简方
|
文堂集验方
|
仙传外科集验方
|
小品方
|
严氏济生方
苏沈良方-卷第五-羌活散
(出《灵苑》)止咳逆。 羌活 附子(炮) 茴香(微炒各半两) 木香 干姜(炮各枣许) 上每服二钱,水一盏,盐一捻,煎一二十沸。带热服,一服止。
分类:
苏沈良方
2015-12-7 16:26
圣济总录-卷第一十二·诸风门-风冷
论曰人有脏腑本虚。血气不实。感于风冷。致营卫不和。经脉凝涩。其冷不散者。使人面青不乐。心下满闷。甚则呕逆吐沫。肢体冷痛。 治寒风所中。面青遍身骨节俱冷。两手拘急。筋脉牵抽。手足不仁。厥冷得暖气则舒展。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26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一 小方科-惊候(附天钓)
x香薷散 x 治身热恶寒,头痛,或往来寒热如疟,烦躁渴甚,呕吐,背寒,面垢,泄泻,昏闷伏。每服二钱,水一盏,茵陈、车前草各二茎煎,热服。呕吐,加藿香、木瓜。泄泻,陈米。热泻,黄连。每服并各加少许。(方见大 ...
分类:
世医得效方
2015-12-7 16:26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一-寒呕证治
病者胃中寒,心下淡淡,四肢厥冷,食既呕吐,名曰寒呕。或因伤食多,致伤胃气;或因病曾经汗下,致胃气虚冷之所为也。 四逆汤 治寒呕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 甘草(一钱,炙) 干姜(三钱三字) 附子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26
圣济总录-卷第一十二·诸风门-风热
论曰风热者、风邪热气。客于皮毛血脉。传入肺经也。令人头面 发热。皮肤痛。咳嗽咽干。上焦不利。故谓之风热也。 治风热毒气。心胸痰滞。两耳虚聋。头重目眩。犀角汤犀角(镑) 甘菊花 前胡(去芦头) 枳壳(去瓤麸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26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一-热呕证治
病者胃中挟热烦躁,聚结涎沫,食入即吐,名曰热呕。或因胃热伏暑,及伤寒伏热不解,湿疸之类,皆热之所为也。 小柴胡汤 治热呕。(方见伤寒门) 治法曰:病者常发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26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一-痰呕证治
病者素盛今瘦,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呕,食与饮并出,名曰痰呕。或因气郁,涎结于胃口;或因酒食甜冷,聚饮之所为也。 大半夏汤 治心气不行,郁生涎饮,聚结不散,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吐。 半夏(二两,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26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三 第四门-轻脚丸
治左瘫右痪,脚弱不能行履,六兄。 白芍药(二两) 木鳖子(二两,别研) 草乌头(四两,去皮尖) 白胶香(二两,别研) 赤小 上为细末,以赤小豆看多少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旋加至十丸,温酒或木瓜汤下 ...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6:26
圣济总录-卷第一十二·诸风门-中风发热
论曰中风发热者。身体无汗。肢节烦疼。腹急、大小便不利。盖风邪所客。则皮肤闭密。内肢燥也。 治中风发热无汗。肢节烦疼。腹内急痛。大小便秘涩。防风饮方 防风(去叉) 当归(切焙)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26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三 第四门-治猪痫
李松。 用 猪心血于新瓦上爆干,研为细末,入麝香拌匀,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麝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6:26
圣济总录-卷第一十三·诸风门-漏风
论曰内经曰。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寒喘酒风理虚口干之漏治酒风身热解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泽泻散方 泽泻 白术(各二两半) 糜衔(锉一两一分) 上三味。捣罗为散。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26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一-食呕证治
病者胸腹胀闷,四肢厥冷,恶闻食臭,食入即呕。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呕。此由饮食伤脾,宿谷不化之所为也。 大养胃汤 治饮食伤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气复热,四肢冷痹,三焦不调;及胃虚寒气在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26
苏沈良方-卷第二-五积方
(余家旧方《博济》亦载小有不同) 苍术(二十两) 桔梗(十两) 陈皮(六两) 白芷(三两) 甘草(三两) 当归(二两) 川芎(一两半) 芍药 白茯苓 半夏(汤匕洗各一两) 麻黄(春夏二两,秋冬三两) 干姜(春夏一 ...
分类:
苏沈良方
2015-12-7 16:26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三 第四门-大圣丹
《博济方》名乌龙丹,修制不同。 川乌(去皮尖,切作片子,五两) 五灵脂(生用,新者,五两) 上捣罗为细末,入脑麝少许,滴水搜和如弹子大。每一丸年五十以上者分作四份,有年纪人作六服。取生姜自然汁隔宿浸软, ...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6:26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一-血呕证治
病者心下满,食入即呕,血随食出,名曰血呕。此由瘀蓄冷血,聚积胃口之所为也。 茯苓汤 治忧怒兼并,气攻血溢,停留胃管,嗳闻血腥,呕吐食饮;及妊娠中脘宿冷,冷血侵脾,恶闻食气,病名恶阻。 半夏(三两,汤洗十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26
1 ...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 346
/ 346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