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方剂类
订阅
方剂类
下级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
|
博济方
|
串雅内外编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急救便方
|
急救良方
|
集验方
|
经验丹方汇编
|
眉寿堂方案选存
|
奇方类编
|
奇效简便良方
|
千金翼方
|
仁术便览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删补名医方论
|
圣济总录
|
时方歌括
|
时方妙用
|
世医得效方
|
是斋百一选方
|
苏沈良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退思集类方歌注
|
外科集验方
|
外台秘要
|
汤头歌诀
|
卫生易简方
|
文堂集验方
|
仙传外科集验方
|
小品方
|
严氏济生方
博济方-卷一 伤寒-陷胸散
治心胸闷结,喘不定,服之自汗出。 大黄(一两半) 甘草(半两) 枳壳(半两,去穣上三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七分盏,煎二三沸,温和滓服,汗出为度,六日内,多使此散,如无证不用。
分类:
博济方
2015-12-6 20:53
博济方-卷一 伤寒-豆蔻散
治两感伤寒、结胸,壮热恶寒,饮食不下,大小肠秘塞,阴毒昏沉,脐下水结,撮痛,四肢逆冷,心躁,不省人事,食症结聚,心下逆满,坐卧不省。 肉豆蔻(二枚) 麻黄(去根,一分) 木香(一分) 缂 (五个,糯米炒令 ...
分类:
博济方
2015-12-6 20:52
博济方-卷一 伤寒-金针丸
治伤寒结胸气逆,并手足冷,吐呕不定。 阳起石 不灰木 阿魏(各半两) 巴豆(二十五粒,去皮心,不去油) 杏仁(二十五枚,去皮尖) 上五味同为细末,用软粟米饭为丸如弹子大。每服取一丸,穿一眼子,于灯上烧,烟绝 ...
分类:
博济方
2015-12-6 20:52
博济方-卷一 伤寒-人参散
治伤寒,和气温中,安神魂(五日内服。 人参 茯苓(去皮) 白术(米泔浸一宿) 陈橘皮(各一两) 上四味,杵为末,每服二钱,水一钟,生姜二片,煎至六分,温服之,每日三服。
分类:
博济方
2015-12-6 20:52
博济方-卷一 伤寒-顺气散
治伤寒脾胃气不和,汗前汗后,呕逆腹胀,虚气攻刺,心胁疼痛,及治咳嗽。(见罗适伤寒救俗方。 厚朴(去粗皮,姜汁浸炒黄) 茴香(炒) 陈皮(浸,去穣,焙) 苍术(米泔浸一宿,炒) 枳壳(汤浸去穣,麸炒黄) 川芎 ...
分类:
博济方
2015-12-6 20:52
博济方-卷一 伤寒-返阴丹
治伤寒厥逆。 太阴元精石(一两) 硫黄(一两) 硝石(一两,各为末) 腻粉(半两) 上四味,依次第布在干熨斗内,用纸盖覆,慢火煨久,候药上有黄芽生起,便止,倾乳钵内,闭气,细研五七百下,用蒸饼为丸,如皂子 ...
分类:
博济方
2015-12-6 20:52
博济方-卷一 伤寒-正元散
解伤寒圣济总录云∶治伤寒阴证,脉候沉细。 麻黄(去节) 陈皮(去白炙) 大黄(生) 甘草(炙) 干姜(炮) 茱萸 官桂 (去粗皮) 芍药(生) 附子(炮,去皮脐) 半夏(汤洗七遍上十味,唯麻黄多于众药一倍,余药 ...
分类:
博济方
2015-12-6 20:52
博济方-卷一 伤寒-退阴散
川乌头(炮) 干姜(各半两 上二味,同为粗散,炒令转色,放冷,再捣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盐一捻,煎半盏,去滓,温服。此药大治阴毒伤寒,手足逆冷,脉息沉细,头痛腰重,连吃三服。若小小伤冷,每服一匙,入正 ...
分类:
博济方
2015-12-6 20:52
博济方-卷一 伤寒-夺命丹
治阴阳二毒冲心。 朱砂(二两) 金箔(八十片) 腻粉(半两) 黄蜡(三两) 巴豆(八十个纸裹,出油。) 上五味,同为末,炼蜡和丸如鸡豆大,每服以腻粉一钱,米饮一盏调下,如人行一里,药性动,下恶物,如药在其中 ...
分类:
博济方
2015-12-6 20:52
博济方-卷一 风证-烧肝散
治三十六种风,二十四般冷,五劳七伤,一切痢疾,脾胃久虚,不思饮食,四肢无力,起止甚难,小便赤涩,累年口疮,久医不瘥,俱依此法服之,必愈。 茵陈 犀角 石斛 柴胡(去苗) 白术 芍药(各半两) 干姜 防风 紫参 ...
分类:
博济方
2015-12-6 20:51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序
夫清浊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 落,万物淳朴,无得而称。燧人氏出,观斗极以定方名,始有火化。伏羲氏作,因之而画八卦、立庖厨,滋味既兴, 瘵萌起。大圣神农氏悯黎元之多疾,遂尝百药以救疗之,犹未尽善。 ...
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
2015-12-6 20:28
备急千金要方-卷一 诸论-论大医习业第一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 ...
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
2015-12-6 20:28
备急千金要方-卷一 诸论-论大医精诚第二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浓薄刚柔之 ...
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
2015-12-6 20:28
备急千金要方-卷一 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
夫天布五行以植万类,人禀五常以为五脏,经络腑输,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易》曰:非天下之至赜,其孰能与于此?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循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 ...
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
2015-12-6 20:28
备急千金要方-卷一 诸论-论诊候第四
夫欲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夫诊候之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均,气血未 ...
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
2015-12-6 20:28
1 ...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 346
/ 346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