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方剂类
订阅

方剂类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治小儿夜啼
钱文子传。钱氏小儿方有之,谓之灯花膏,但只用一味,此方加下二味。 灯花(七个) 硼砂(一字) 朱砂(少许) 上同研,令极细,以蜜调成膏,俟儿睡时,以少许抹口唇上,立验!
分类:    2015-12-7 18:30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耳统论
论曰肾气通于耳,心寄窍于耳,气窍相通,若窗牖然,音声之来,虽远必闻,若心肾气虚,精神失守,气不宣通,内外窒塞,斯有聋聩之疾,经所谓五脏不知,则九窍不通是也。
分类:    2015-12-7 18:2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抱龙丸
庐州陈法师家方,小儿惊药。 人参 雄黄(飞,各一两) 郁金 白茯苓 藿香叶 甘草(各二两) 山药(四两) 朱砂(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成剂,每一两分作六丸,朱砂为衣,十丸用金箔一片,小儿一丸分作四
分类:    2015-12-7 18:29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耳聋
论曰耳聋之证有二,有肾虚精脱而聋者,肾气通于耳也,有经脉气厥而聋者,经脉络于耳也,肾虚而聋者,其候面色黑,气厥搏入于耳而聋者,其候耳中浑浑 ,或耳中气满是也,辉辉 ,过在手少阳,耳中气满,过在手太阳,以 ...
分类:    2015-12-7 18:2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万金丹
治小儿急慢惊风。 朱砂(一钱) 轻粉(一小 ) 全蝎(一个,微去梢) 雀儿饭瓮(三个具状如雀卵,树刺上有 上为细末,以男儿乳汁丸如鸡头大,半周半丸,一周一丸,一岁加一丸至三丸,只用金银薄荷汤化下,服药后必昏 ...
分类:    2015-12-7 18:29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风聋
论曰风聋者,本于足少阴经虚,风邪乘之,令气脉不通,风邪内鼓,则耳中引痛,牵及头脑,甚者聋闭不通,故谓之风聋。 治风聋,飕飕如风雨钟磬声,或时出清水,或有脓汁,黄 汤方 黄 (锉一两半) 附子(炮裂去皮脐) ...
分类:    2015-12-7 18:2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 第二十七门-和解汤
治小儿四时感冒寒邪,壮热烦躁,鼻塞多涕,惊悸自汗,肢节疼痛,及麸未发者皆可服。翁主薄 之传,婺州医人方,甚奇!羌活 防风 川芎 人参(各一两) 干葛 川升麻(轻者) 甘草(微炙,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岁儿 ...
分类:    2015-12-7 18:29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劳聋
论曰劳聋者,肾气虚劳所致也,足少阴肾经,宗脉所聚,其气通于耳,肾气虚弱,宗脉耗损,则气之所通,安得聪彻而不聩哉,旧说谓因劳则甚,要当节嗜欲,慎起居,而无损肾脏。 治肾虚劳聋,内补丸方 熟干地黄(焙) 附 ...
分类:    2015-12-7 18:29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久聋
论曰久聋者,肾脏虚,血气不足,风邪停滞故也,足少阴经,宗脉所聚,其气通于耳,若肾脏劳伤,宗脉虚损,血气既衰,风邪乘之,是为耳聋,积久不瘥,劳伤过甚,邪气留滞,故为久聋也。 治久聋塞耳,磁石丸方 磁石( ...
分类:    2015-12-7 18:29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五聋
论曰五聋不同,曰风聋,曰干聋,曰劳聋,曰虚聋,曰 聋,是也,肾气通于耳,足少阴其经也,经虚受风邪,及劳伤血气,停滞津液,皆能致聋,惟所受不同,故其证各异,葛氏所谓风聋者痛掣,干聋者生耵聍,劳聋者出黄汁 ...
分类:    2015-12-7 18:29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耳聋有脓
论曰耳聋有脓者,盖肾脏虚,劳伤血气,与津液相搏,热气乘之,则结聚于耳中,腐化脓汁,气不开窍,则致耳聋。 治耳聋出脓,黄 丸方 黄 (锉) 升麻 栀子仁 犀角镑 玄参 木香 黄芩(去黑心) 芒硝(各一两半)干姜( ...
分类:    2015-12-7 18:29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耳虚鸣
论曰耳者心之寄窍,肾气所通也,腑脏和平,则其窍通而无碍,肾气既虚,风邪干之,复以思虑劳心,气脉内结,不得疏通,则耳内浑 与气相击而鸣,或如钟磬雷鼓,或如蝉噪,皆肾虚所致也。 治肾气虚弱,气奔两耳作声,甚 ...
分类:    2015-12-7 18:28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 第二十六门-三圣散
治儿枕痛不可忍者,此神药也。 当归(洗) 肉桂(去皮) 玄胡索(炒,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或童子小便调下。
分类:    2015-12-7 18:28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五·耳门-耳疼痛
论曰足少阴肾之经,宗脉所聚,其气通于耳,若风邪毒气乘之,与正气相击,则令耳中疼痛。 治耳中策策疼痛,生犀丸方 犀角(镑屑) 牛黄(研各一分) 防风(去叉半两) 白附子(炮)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天南星 半夏 ...
分类:    2015-12-7 18:28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 第二十六门-血晕
凡妇人产后,急饮新汲水数口,恶露或胞衣即下,永无血晕之虞。世人但以产后怕生水为言,惑矣,初产后不可不服,既定一两日,却忌生水也。
分类:    2015-12-7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