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类经-三卷 藏象类-十七、妇人无须气血多少
(灵枢五音五味篇) 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岐伯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凡男妇之有须无须者,皆由于冲任二脉之血有盛衰也。冲任为经络之海,其起脉之处,则在胞中而上行于背里 ...
分类:    2015-12-5 21:22
类经-四卷 藏象类-十八、老壮少小脂膏肉瘦之别
(灵枢卫气失常篇) 黄帝问于伯高曰:人之肥瘦大小寒温,有老壮少小,别之奈何?(寒温者,言禀有阴阳也。)伯高对曰;人年五十以上为老,二十以上为壮,十八以上为少,六岁以上为小。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 ...
分类:    2015-12-5 21:22
类经-四卷 藏象类-十九、血气阴阳清浊
(灵枢阴阳清浊篇 全)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十二经水义,详经络类三十三。此言经脉经水各有清浊之异,而人之血气如一,其何以分别应之?)岐伯 ...
分类:    2015-12-5 21:22
类经-四卷 藏象类-二十、首面耐寒因于气聚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 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人之头面身形,本同一气,至于猝暴严寒,则地裂水冰,肢体为之凛栗,而面 ...
分类:    2015-12-5 21:22
类经-四卷 藏象类-二十一、坚弱勇怯受病忍痛不同
(灵枢论勇篇 全 附:酒悖) 黄帝问于少俞曰: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浓薄均也,卒然遇烈风豪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卒音猝。)少俞曰:帝问何急?黄帝曰:愿尽闻之。( ...
分类:    2015-12-5 21:22
类经-四卷 藏象类-二十二、耐痛耐毒强弱不同
(灵枢论痛篇) 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浓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 之痛何如?肠胃之浓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 ,火 也,灸灼之类。毒药,谓药之峻利者。人有 ...
分类:    2015-12-5 21:21
类经-四卷 藏象类-二十三、奇恒脏腑藏泻不同
(素问五脏别论)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谓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方士,谓明悟方术之士。脏腑之称,异同不一,故欲辨正之也。即在本经亦有之矣,如灵兰 ...
分类:    2015-12-5 21:21
类经-四卷 藏象类-二十四、逆顺相传至困而死
(素问玉机真藏论)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凡五脏病气,有所受,有所传,有所舍,有所死。舍,留止也。受气所生者,受于己之所生 ...
分类:    2015-12-5 21:21
类经-四卷 藏象类-二十五、精气津液血脉脱则为病
(灵枢决气篇 全)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六者之分,总由气化,故曰一气,而下文云六气者,亦以形不同而名则异耳,故当辨之。)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 ...
分类:    2015-12-5 21:21
类经-四卷 藏象类-二十六、肠胃小大之数
(灵枢肠胃篇 全)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小大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此以水谷之自口而入,以至广肠所出之处,而统问其详也。)伯高曰:请尽言之,谷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 ...
分类:    2015-12-5 21:21
类经-四卷 藏象类-二十七、平人绝谷七日而死
(灵枢平人绝谷篇 全)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请言其故。 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 悍滑疾,下焦下 ...
分类:    2015-12-5 21:21
类经-四卷 藏象类-二十八、本藏二十五变
(灵枢本藏篇 全)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奉,养也。周,给也。人身以血气为本,精神为用,合是四者以奉生,而性命周全矣。)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
分类:    2015-12-5 21:21
类经-四卷 藏象类-二十九、身形候脏腑
(灵枢师传篇) 黄帝曰:本藏以身形支节 肉,候五脏六腑之小大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 (本藏,即前本经篇名。扪,摸也。循,摩也。言王公之尊贵,谁可得而摩摸?将何所据而相 ...
分类:    2015-12-5 21:20
类经-四卷 藏象类-三十、人有阴阳治分五态
(灵枢通天篇 全)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 ...
分类:    2015-12-5 21:20
类经-四卷 藏象类-三十一、阴阳二十五人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 全)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由阴阳而化五行,所以天地万物之理,总不离五,而人身之相应者,亦惟此耳。按:本节引前通天篇少师之答, ...
分类:    2015-12-5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