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下级分类:
医学传心录
|
洗冤集录
|
皇汉医学
|
伤寒百证歌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伤寒补例
|
伤寒大白
|
丹溪心法
|
疯门全书
|
格致余论
|
河间伤寒心要
|
景岳全书
|
温病指南
|
温病条辨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温热逢源
|
温热暑疫全书
|
温疫论
|
儒门事亲
|
伤寒发微
|
时疫解惑论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时病论歌括新编
|
温热论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类经
温疫论-下卷-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时疫初起,邪气盘踞于中,表里阻隔,里气滞而为闷,表气滞而为头疼身痛。因见头疼身痛,往往误认为伤寒表证,因用麻黄、桂枝、香苏、葛根、败毒、九味羌活之类,此皆发散之剂,强求其汗,妄耗津液,经气先虚,邪气不 ...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9
儒门事亲-卷二-凡在下者皆可下式十六
下之攻病,人亦所恶闻也。然积聚陈 于中,留结寒热于内,留之则是耶?逐之则是耶?《内经》一书,惟以气血通流为贵。世俗庸工,惟以闭塞为贵。又止知下之为泻,又岂知《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陈去而肠胃洁 ...
分类:
儒门事亲
2015-12-7 21:09
温疫论-下卷-论食
时疫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传胃,切不可绝其饮食,但不宜过食耳。有愈后数日微渴、微热不思食者,此微邪在胃,正气衰弱,强与之,即为食复。有下后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当与之,先与米饮一小杯,加至茶瓯,渐进稀 ...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9
儒门事亲-卷二-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十七
《原补》一篇,不当作,由近论补者,与《内经》相违,不得不作耳。夫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然听者皆逆耳,以予言为怪。盖议者尝知补之为利,而不知补之为害也。论补者盖有六法:平补,峻补,温补,寒补,筋力 ...
分类:
儒门事亲
2015-12-7 21:09
温疫论-下卷-论饮
烦渴思饮,酌量与之。若引饮过多,自觉水停心下,名停饮,宜四苓散最妙。如大渴思饮冰水及冷冻饮料,无论四时皆可量与。盖内热之极,得冷冻饮料相救甚宜,能饮一升,止与半升,宁使少顷再饮。至于梨汁、藕汁、蔗浆、 ...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9
温疫论-下卷-损复
邪之伤人也,始而伤气,继而伤血、继而伤肉、继而伤筋、继而伤骨。邪毒既退,始而复气,继而复血、继而复肉、继而复筋、继而复骨。以柔脆者易损,亦易复也。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故男先伤右,女先伤左。及其复也, ...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9
温疫论-上卷-辨明伤寒时疫
或曰:子言伤寒与时疫有霄壤之隔,今用三承气,及桃仁承气、抵当、茵陈诸汤,皆伤寒方也,既用其方,必同其证,子何言之异也?曰:夫伤寒必有感冒之因,或单衣风露,或强力入水,或临风脱衣,或当檐出浴,当觉肌肉粟 ...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8
温疫论-上卷-发斑战汗合论
凡疫邪留于气分,解以战汗;留于血分,解以发斑。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故阳主速而阴主迟,所以从战汗者,可使顿解;从发斑者,当图渐愈。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8
温疫论-上卷-战汗
疫邪先传表后传里,忽得战汗,经气输泄,当即脉静身凉,烦渴顿除。三五日后,阳气渐积,不待饮食劳碌,或有反复者,盖表邪已解,里邪未去,才觉发热,下之即解。疫邪表里分传,里气壅闭,非汗下不可。汗下之未尽,日 ...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8
温疫论-上卷-自汗
自汗者,不因发散,自然汗出也。伏邪中溃,气通得汗,邪欲去也。若脉长洪而数,身热大渴,宜白虎汤,得战汗方解。里证下后,续得自汗,虽二三日不止,甚则四五日不止,身微热,热甚则汗甚,热微汗亦微,此属实,乃表 ...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8
温疫论-上卷-盗汗
里证下后,续得盗汗者,表有微邪也。若邪甚竟作自汗,伏邪中溃,则作战汗矣。凡人目张,则卫气行于阳,目瞑,则卫气行于阴,行阳谓升发于表,行阴谓敛降于内。今内有伏热,而又遇卫气,两阳相搏,热蒸于外则腠理开而 ...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7
温疫论-上卷-狂汗
狂汗者,伏邪中溃,欲作汗解,因其人禀赋充盛,阳气冲击,不能顿开,故忽然坐卧不安,且狂且躁,少顷大汗淋漓,狂躁顿止,脉静身凉,霍然而愈。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7
温疫论-上卷-发斑
邪留血分,里气壅闭,则伏邪不得外透而为斑。若下之,内壅一通,则卫气亦从而疏畅,或出表为斑,则毒邪亦从而外解矣。若下后斑渐出,不可更大下,设有下证,少与承气缓缓下之。若复大下,中气不振,斑毒内陷则危,宜 ...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7
温疫论-上卷-数下亡阴
下证以邪未尽,不得已而数下之,间有两目加涩、舌反枯干、津不到咽、唇口燥裂,缘其人所禀阳脏,素多火而阴亏。今重亡津液,宜清燥养荣汤。设热渴未除,里证仍在,宜承气养荣汤。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7
温疫论-上卷-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夫疫乃热病也,邪气内郁,阳气不得宣布,积阳为火,阴血每为热搏,暴解之后,余焰尚在,阴血未复,大忌参、 、白术,得之反助其壅郁,余邪留伏,不惟目下淹缠,日后必变生异证,或周身痛痹,或四肢挛急,或流火结痰 ...
分类:
温疫论
2015-12-7 21:07
1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 168
/ 168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