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下级分类:
医学传心录
|
洗冤集录
|
皇汉医学
|
伤寒百证歌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伤寒补例
|
伤寒大白
|
丹溪心法
|
疯门全书
|
格致余论
|
河间伤寒心要
|
景岳全书
|
温病指南
|
温病条辨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温热逢源
|
温热暑疫全书
|
温疫论
|
儒门事亲
|
伤寒发微
|
时疫解惑论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时病论歌括新编
|
温热论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类经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诠\痘疮(中)-热证论治(二十三共十一条)
古云:痘疹之病,皆由父母胎毒伏于命门相火之中,故每遇二火之令,或主客温热之气,即触发而动,此痘疹属阳,固无疑矣。然阳毒阳邪,无热不成,亦无热不散,所以非热不能出现,非热不能起发,非热不能化浆,非热不能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3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诠\痘疮(中)-发热三朝治款(二十四)
痘疹一证,虽原于有生之初,然必因时气相触,内外挟邪而后作。凡痘之轻重,已兆于发热之微甚,而吉凶于此亦可判矣。毒轻者易出易靥,固不必治;毒甚者险证百出,故不得不治。凡治此者,于初热时,急宜用轻扬之剂,汗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3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诠\痘疮(中)-报痘三朝治款(二十五)
痘之形色初见,吉凶攸分,而寒热虚实亦已可辩,凡调摄挽回之力,惟在此时尤为紧要。且痘出三日内,毒在半表半里之间,关系最重,故妄汗则成斑烂,妄下则成陷伏,寒凉过用必伤正气,燥热过用则助邪气,虚寒不补则陷伏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3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诠\痘疮(中)-起发三朝治款(二十六)
痘疮放标之后,渐渐起胀,但肥胖一分,是胎毒发出一分,胖尽而毒出尽也。有不起者,或因元气之弱,不能送毒,或有杂证阻滞,不能升发,皆痘前之失调理也。此时当速治之,否则后难为矣。 痘宜渐发者吉,若一齐涌出,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3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诠\痘疮(中)-灌脓三朝治款(二十七)
脓者,血之变也。痘疮初出,一点血耳,渐起渐长,则由血成浆,由浆成脓,始成实矣。故有血则有脓,无血则无脓也。痘至灌脓,大势已成,此时必以有脓为主,有脓则生,无脓则死,乃必然之理也。故六日以前,有热则宜解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2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吐泻(二十六)
小儿吐泻证,虚寒者居其八九,实热者十中一二。但察其脉证无火,面色清白,气息平缓,肢体清凉,或神气疲倦,则悉是虚寒之证,不得妄用凉药,古人云:脾虚则呕,胃虚则吐者是也。盖饮食入胃,不能运化而吐者,此脾气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2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霍乱吐泻(二十七)
小儿霍乱吐泻者,必以寒凉伤胃,或时气阴湿,或饮食失宜,皆能致之。然此与前吐泻并行者,稍有不同。盖霍乱者,暴而甚;吐泻者,徐而缓。霍乱者,伤在一时,吐泻者,其伤以渐,此其所以有异也。若暴疾霍乱而胃口未清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2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论泻痢粪尿色(二十八)
古人有以小儿泻痢粪黄酸臭者,皆作胃热论治,此大误也。盖饮食入胃,化而为粪,则无有不黄,无有不臭者,岂得以黄色而酸臭者为热乎?今以大人之粪验之,则凡胃强粪实者,其色必深黄而老苍,方是全阳正色。若纯黄不苍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1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吐乳(二十九)
小儿吐乳,虽有寒热之不同,然寒者多而热者少,虚者多而实者少,总山胃弱而然。但察其形色脉证之阴阳,则虚实寒热自有可辩,热者宜加微清,寒者必须温补。乳子之药,不必多用,但择其要者二、三、四味,可尽其妙,如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1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五疳证(三十)
钱仲阳曰:小儿诸疳,皆因病后脾胃亏损,或用药过伤,不能传化乳食,内亡津液,虚火妄动,或乳母六淫七情,饮食起居失宜,致儿为患。凡疳在内者,目肿腹胀,泻痢青白,体渐瘦弱;疳在外者,鼻下赤烂,频揉鼻耳,或肢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1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盗汗(三十一)
小儿元气未充,腠理不密,所以极易汗出,故凡饮食过热,或衣被过暖,皆能致汗。东垣诸公云:此是小儿常事,不必治之。然汗之根本,由于营气;汗之启闭,由于卫气。若小儿多汗者,终是卫虚,所以不固。汗出既多,未免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1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腹胀腹痛(三十二)
小儿腹胀腹痛,多因食积,或寒凉伤脾而然。《内经》曰:病痛者阴也。又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束垣曰:寒胀多,热胀少,皆主于脾胃。故凡小儿肚腹或胀或痛,虽曰多由积滞,然脾胃不虚,则运化以时,何致作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1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痞块(三十三)
小儿多有痞块者,总由口腹无节,见食必啖,食上加食,脾胃化之不及,则胃络所出之道,未免渐有留滞,留滞不已,则日以益大,因成痞矣。或以感寒发热之后,胃气未清,此时最宜择食节食,若不知慎,则食以邪留,最易成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1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癫痫(三十四)
钱仲阳曰:小儿发痫,因血气未充,神气未实,或为风邪所伤,或为惊怪所触,亦有因妊娠时七情惊怖所致。若眼直目牵,口噤涎流,肚膨发搐,项背反张,腰脊强劲,形如死状,终日不醒,则为 矣。凡治五痫,皆随脏治之,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1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溺白(三十五)
小儿便如米泔,或溺停少顷变作泔浊者,此脾胃湿热也。凡饮食不节者多有此证,然亦有气虚下陷而然者。若脉证兼火者,当清利,宜导赤散,或四味肥儿丸。若饮食过伤兼胀滞者,宜保和丸、大安丸。若形气不足,或黄瘦,或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01
1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 168
/ 168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