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下级分类:
医学传心录
|
洗冤集录
|
皇汉医学
|
伤寒百证歌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伤寒补例
|
伤寒大白
|
丹溪心法
|
疯门全书
|
格致余论
|
河间伤寒心要
|
景岳全书
|
温病指南
|
温病条辨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温热逢源
|
温热暑疫全书
|
温疫论
|
儒门事亲
|
伤寒发微
|
时疫解惑论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时病论歌括新编
|
温热论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类经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撮口脐风(十一)
初生小儿撮口脐风者,因胎中受热,或初生不慎,为风寒所侵,遂致聚唇撮口,眼闭口噤,啼声如雅,或声不能出,成舌上如粟,或口吐白沫,或喉痰潮响,或气息喘急,甚者舌强面青,腹胀青筋,吊肠牵痛。百日内病甚者多不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8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惊风(十二)
惊风之要领有二,一曰实证,一曰虚证而尽之矣。盖急惊者,阳证也,实证也。乃肝邪有余而风生热,热生痰,痰热客于心膈间,则风火相搏,故其形证急暴而痰火壮热者,是为急惊。此当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慢惊者,阴证也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8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论惊风证治(十三)
小儿惊风,肝病也,亦脾肾心肺病也。盖小儿之真阴未足,柔不济刚,故肝邪易动,肝邪动则木能生火,火能生风,风热相搏则血虚,血虚则筋急,筋急则为掉眩反张、搐搦强直之类,皆肝木之本病也。至其相移,木邪侮土则脾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7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急惊风(十四)
急惊之候,壮热痰壅,窜视反张,搐搦颤动,于关紧急,口中气热,颊赤唇红,饮冷便结,脉浮洪数。此肝邪风热,阳盛阴虚证也。治此之法,当察缓急,凡邪盛者,不得不先治其标。若痰甚喘急者,宜抱龙丸、琥珀散、清膈煎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7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慢惊风(十五)
慢惊之候,多由吐泻,因致气微神缓,昏睡露睛,痰鸣气促,惊跳搐搦,或乍发乍静,或身凉身热,或肢体逆冷,或眉唇青赤,面色淡白,但其脉迟缓,或见细数,此脾虚生风,无阳证也。小儿慢惊之病,多因病后,或以吐泻,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7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大惊卒恐(十六)
小儿忽被大惊,最伤心胆之气。口问篇曰: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此《内经》概言受惊之病有如此。矧小儿血气尢非大人之比,若受大惊,则其神气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7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惊啼(十七)
小儿惊啼,证本与惊风不同,亦与大惊卒恐者有异。盖小儿肝气未充,胆气最怯,凡耳闻骤声,目视骤色,虽非大惊卒恐,亦能怖其神魂。醒时受怖,寐则惊惕,或振动不宁,或忽尔啼叫,皆神怯不安之证。总宜安神养气为主,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7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发搐(十八)
搐,抽搐也,是即惊风之属,但暴而甚者,谓之惊风,微而缓者,谓之发搐。发搐不治,则渐成惊风矣。 虽钱氏等书,皆以时候之气,分五脏之证为论治,然病变不测,有难以时气拘者,是不若察见在之形证,因脏腑之虚实,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7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夜啼(十九)
小儿夜啼不安,接《保婴》等书云:夜啼有二,曰脾寒,曰心热也。夜属阴,阴胜则脾脏之寒愈盛,脾为至阴,喜温而恶寒,寒则腹中作痛,故曲腰而啼,其候面青,手腹俱冷,不思乳食是也,亦曰胎寒,宜钩藤饮。寒甚者,理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7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发热(二十)
小儿发热证,其最要者有四:一则外感发热,二则疮毒发热,三则痘疹发热,四则疳积发热。 凡此四者之外,如饮食、惊风、阴虚、变蒸之类,虽亦有之,然各有其说,均当详辩。 发热当辩虚实,如实则面亦气粗,口燥唇疮作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7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外感发热治法(二十一)
凡小儿无故发热,多由外感风寒。若寒邪在表未解者,必有发热头痛,成身痛无汗,或鼻塞流涕,畏寒拘急,脉见紧数者是也。凡暴感者,极易解散,一汗可愈。但察其气血平和,别无实热等证,或但倦怠昏睡者,则但以四柴胡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6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外感发热弗药可愈(二十二)
凡小儿偶然发热者,率由寒热不调,衣被单薄,柔弱肌腠,最易相感,感则热矣。余之治此,不必用药,但于其熟睡之顷,夏以单被,冬以绵被,蒙头松盖,勿壅其鼻,但以稍暖为度,使其鼻息出入皆此暖气,少顷则微汗津津,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6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诸热辩证(二十三)
一、小儿发热,若热随汗退者,即外感证也。其有取汗至再而热不遏者,必痈毒、痘疹之候,俟其形见,当于本门求法治之。若是疮毒,但当辩其阴证阳证,阳证宜清火解毒,阴证宜托里助阳。 方治详具外科。若汗出热不退,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6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内热证(二十四)
内热与外热不同,内热以五内之火,热由内生,病在阴分,故内热者宜清凉,不宜升散,升散则内火愈炽,火空则发也,外热以肤腠之邪,风寒外袭,病在阳分,故外热者宜解散,不宜清降,清降则表热愈留,外内合邪也。此外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6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小儿上论列方(二十五)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五味异功散(补四) 六君子汤(补五)团参散(小十) 六味异功煎(新热七)四物汤(补八) 五物煎(新因三)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五福饮(新补六)理中汤(热一) 人参理中汤(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56
1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168
/ 168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