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嗽证
古人云。脏腑皆有咳嗽。夫嗽属肺。何为脏腑亦皆有之、盖咳嗽为病。有自外而入者。有自内而发者。风寒暑湿外也。七情饥饱。内也。风寒暑湿。先自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故虽外邪。欲传脏腑。亦必先从其合而为嗽。此 ...
分类: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015-12-9 21:43
时病论歌括新编-序二:章序
我拜读周老医师佳作《时病论歌括新编》,捧读再三,不能释手。雷少逸《时病论》是晚清一部好书,对时行病搜罗无遗,论理恰当,其中创订了许多治疗大法,给后世治疗行时病树立了楷模。周老医师对本书领悟特深,诊务之 ...
分类:
时病论歌括新编
2015-12-9 21:43
史载之方-卷上-喘
世人论凡喘者、皆以为肺,然有服肺药而不愈者,遂以肺不受药为难治,何以言之缪也,又或以肺热而喘,误投凉药,此又近似之言,止可以知肺喘,而未足以明五脏之喘,且以经言之,所言诸痿喘呕,皆属于上,未尝以喘属于 ...
分类:
史载之方
2015-12-9 21:43
三指禅-卷二-腰痛脉论
《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移不能,肾将惫矣。”《经脉篇》曰:“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刺腰痛篇》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刺疟论》曰:“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细考《内 ...
分类:
三指禅
2015-12-9 21:43
普济方·针灸-卷十一-咽喉干
治咽喉干(资生经)。穴极泉 太渊 偏历 太冲 天突治喉干燥。寒栗鼓颔。咳引尻痛。溺出呕血。穴鱼际治喉干烦渴。穴行间治咽干不嗜食。穴神门治嗌干。四肢惰善悲不乐。穴照海治咽酸。穴少冲治咽干。穴少泽 太溪主嗌干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1:43
史载之方-卷上-脚痛
脚气之病,盖由有寒湿之胜,故经于太阴之胜,言足胫腑肿,于太阳之胜,言至引阴股筋肉拘苛,又言,岁土太过,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螈,脚下痛,饮发中满,四肢举,此寒湿之气所成也,然天下之病,固有似是而非 ...
分类:
史载之方
2015-12-9 21:43
时病论歌括新编-序三:徐序
古今学者常言医书记诵之难,师亦屡困于教。乙丑秋,周公选堂见惠《时病论歌括新编》一卷,捧读之,爽于口,启于思,并能辅之于教而益之于学,诚佳作也! 先生世居汉阳莲花湖畔,水秀、山青、人雅,晚年以莲溪翁为号 ...
分类:
时病论歌括新编
2015-12-9 21:43
三指禅-卷二-脚气痛脉论
诸痛忌补,脚气痛尤甚。名曰壅疾,壅者,湿气堵截经络之谓,顾其名可以思其义。有为寒湿壅者,人迹板桥(温庭筠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身历冰霜之惨;江深草阁(杜甫诗:“五月江深草阁寒”),泥多滑 ...
分类:
三指禅
2015-12-9 21:43
史载之方-卷上-脉要精微解
经曰,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以经意考之,以四时之脉,分表里之浅深而 ...
分类:
史载之方
2015-12-9 21:43
时病论歌括新编-编者的话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餮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指明时有温热寒凉之别,病有表里新伏之分,诊有因时辨证之巧,治有知常应变之妙,诚时病之纲须 ...
分类:
时病论歌括新编
2015-12-9 21:43
三指禅-卷二-消渴从脉分症论
经曰:“二阳结(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谓之消。”同一结也,而气分、血分判焉(病在气分则渴,病在血分则不渴。消渴以渴为主而判气血,血分亦有渴者)。气分结者,病发于阳;血分结者,病发于阴。 二症相反,如 ...
分类:
三指禅
2015-12-9 21:43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一、概述
《黄帝内经素问》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说明伏气之为病也。冬伤于寒,甚者即病,则为伤寒。微者不即病,其气伏藏于肌肤或少阴,至春阳气开泄(泄:泄漏之意,阳气开泄,是说到了春季,就阳气升散,腠理开 ...
分类:
时病论歌括新编
2015-12-9 21:42
三指禅-卷二-呕吐脉论
呕吐之症,一曰寒,一曰热,一曰虚。寒则脉迟,热则脉数,虚则脉虚,即其脉可以分其症。最易治者,寒,阳明为消磨五谷之所,喜温而恶寒,一自寒犯于内,两相龃龉,食入即吐,不食亦呕。彼法夏、丁香、白蔻、砂仁,本 ...
分类:
三指禅
2015-12-9 21:42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二、分述
(一)春温 春温初起,头身皆痛,寒热无汗,咳嗽口渴,舌苔薄白。脉象举之有余,或弦或紧,寻之或滑或数。此宜辛温解表法为先。倘若舌苔化燥,或黄或焦,是温热之邪已抵于胃,即用凉解里热法为治。如舌绛齿燥,谵语 ...
分类:
时病论歌括新编
2015-12-9 21:42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哮喘
喘气之病。哮吼如水鸡之声。牵引胸背。气不得息。坐卧不安此谓嗽而气喘。或宿有此根。如遇寒暄则发。一时暴感。并于前嗽药中。加桑白皮。则续加仍吞养正丹。间进青金丹。风寒喘嗽。宜九宝汤。若干喘不嗽。不分久远近 ...
分类: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015-12-9 21:42
1 ...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