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二 春伤于风大意-二、分述
(一)伤风 伤风之病,即仲景书中风伤于卫之症也。风邪初客于卫,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者,宜用解肌散表法治之,以祛卫外之风。倘脉浮紧,发热汗不出,不可与也。若误用之。必生他变。当按仲景之法治之。 『 ...
分类:
时病论歌括新编
2015-12-9 21:41
普济方·针灸-卷十二-心痛
凡心实者。则心中暴痛。虚则心烦。惕然不能动。失智(资生经)。穴内关治卒心痛汗出。穴大敦。刺出血立已。 治心痛。穴心俞 膻中 通谷 巨阙 太仓 神府 门 曲泽 大陵治心痛气短。穴期门 长强 天突 侠白 中冲治心痛彭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1:41
三指禅-卷二-老痰不变脉论
天下怪怪奇奇之症,诊其脉,依然园静和平者,老痰也。夫痰之名不一,其源亦不一,皆足以变脉,惟老痰隐伏于肠胃迥薄之处,不关五脏,不伤六腑,故脉不变。但年积久而作崇,以余所亲自阅历,怪症百出者言之;有耳初闻 ...
分类:
三指禅
2015-12-9 21:41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不喜食
脾运食而传于肺。脾气不足。故不喜食。宜启脾丸。煮朴丸。若脾虚而不进食者。当实脾。宜鹿茸橘皮煎丸。若脾冷甚而不进食者。理中汤。未效。附子理中汤。加砂仁半钱。或丁香煮散。心肾虚。致脾气不足以运者。鹿茸橘皮 ...
分类: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015-12-9 21:41
史载之方-卷上-诊疝
疝之病,尺脉紧而动,按之即虚。 肺脉轻弦而虚,胃脉沉濡而软,尺脉绵软,寒厥入胃肺,主少腹,少腹当如有形,肾虚即成 疝疾。 肝脉弦而疾,肾脉绵软而虚,亦为以厥阴只阴器络阴而过,乃为 疝。 六脉急沉,为疝为瘕 ...
分类:
史载之方
2015-12-9 21:41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二 春伤于风大意-三、拟用诸法
(一)解肌散表法 『方歌』 解肌散表风伤卫,头痛畏风热汗随。 桂枝白芍粉甘草,生姜大枣调营卫。 『药物』 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方解』 主治风邪伤卫,头痛畏风,发热有汗等症,此仲景之桂枝汤也。桂 ...
分类:
时病论歌括新编
2015-12-9 21:41
普济方·针灸-卷十二-心恍惚
治悲愁恍惚(资生经)。穴心俞 天井 神道治狂惊恍惚。灸足阳明。 治狂癫恍惚。灸脑户。 治狂言恍惚。灸天枢。 治卒中邪魅。恍惚。左寸关后尺中阴实者。肾实也。若心恍惚健忘。目视KT KT 。耳聋。 怅怅善鸣。刺足少阴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1:41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噫气吞酸
吞酸者。宿食所为。故曰中脘有饮。嘈有宿食。则酸。噫气吞酸。嗳宿腐气。逆咽酸水亦有每晨吐清酸水数口。日间无事者。亦有膈间常如酸折。皆饮食伤。兼中脘所致。生料平胃散。加神曲麦 各半钱。或八味平胃散。
分类: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015-12-9 21:41
三指禅-卷二-痫症脉论
诸痫病发,卒倒抽掣,叫吼吐涎。因其声之似,而有猪痫、马痫、羊痫、牛痫、鸡痫之分。溯其源,卒倒无知者,痰迷心窍也;搐搦抽掣者,风入肝经也。名虽不一,不外心肝二经。经曰:“脉滑大,久自已;脉坚小,死不治。 ...
分类:
三指禅
2015-12-9 21:41
史载之方-卷上-诊汗脉
脉诀曰:阴微盗汗,劳兼有此,特其一端耳,大抵汗为血之余,若阴微,则血不足,则当主少汗,此言微盗汗,当绵软而涩,右手膀胱急而沉,心脉搏而动方主盗汗,小府涩,忽失精。 六脉皆滑,主汗,以其阴气有余,故多汗 ...
分类:
史载之方
2015-12-9 21:41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二 春伤于风大意-四、备用成方(计十八方)
海藏神术散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无汗。 『药物』苍术、防风、甘草、生姜、葱煎。 『服法』煎热服。 香苏饮 『主治』外感内伤,发热咳嗽,伤风泄泻等症。 『药物』人参、紫苏、茯苓、陈皮、半夏、甘草、枳壳、桔梗 ...
分类:
时病论歌括新编
2015-12-9 21:41
普济方·针灸-卷十二-心惊悸
治心痛善惊(资生经)。穴曲泽治悲恐。穴灵道治暴惊。穴下廉治心痹悲恐。穴鱼际治悲恐善惊。穴少冲治心风惊悸。穴上脘治悲恐畏人。穴少府治惊悸少气。穴神门 蠡沟 巨阙治大惊乱痛。穴梁丘治多惊。穴阴 间使 二间 厉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1:41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咳逆
胃实即噫。胃虚即哕。逆者。胃中虚。膈上热也。咳逆为病。古为之哕。近为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此证最危。间有热呃。已见伤寒证。其有他病发呃者。皆属寒。宜用半夏一两。生姜两半。水一碗。煎半碗热服 ...
分类: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015-12-9 21:41
史载之方-卷上-论膈噎
六脉微而涩,肾脉绵软而沉,来迟去疾,如代脉相似,心脉沉,主元阳正气虚弱,阳事不起,小便余沥,轻冒风雨,忽吃些子冷物,即胸中噎塞,如有一块物在喉中,饮食无味。 隔塞不快,饮食难下,两胁胀满,忽时气痛冲心 ...
分类:
史载之方
2015-12-9 21:41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三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大意-一、概述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者,此不即病之伏气为患也。盖风木之气,内通于肝,肝木乘脾,脾气下陷,日久而成泄泻。经云:"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皆为伏气而成。然而尚有寒泻、火泻、暑泻、湿泻、痰泻、食泻等,本不因乎 ...
分类:
时病论歌括新编
2015-12-9 21:41
1 ...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