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三指禅-卷二-痿症不从脉论
《内经》痿论与痹论、风论,分为三篇,病原不同,治法亦异。方书多杂见于风痹论中,将经文混淆,后学迷离莫辨。按四体纵驰曰痿(经曰:肺热叶焦,则皮毛虚竭急薄,着则生痿 。又曰:带脉不引,故足不用。经之所言者 ...
分类:    2015-12-9 21:42
史载之方-卷上-明熹脉
春戌、夏丑、秋辰、冬未,四时之喜神,取五行之养气为用,皆历三辰而数,如春以戌为喜神,即正月在戌,二月在亥,三月在子,四时放此而推,若于脉中得之,犯他脉,喜有喜庆之事,四时脉皆于胃中见,以五行皆资土以致 ...
分类:    2015-12-9 21:42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三、拟用诸法
(一)辛温解表法 『方歌』 辛温解表治春温,风寒寒疫及暑阴, 秋凉等症防桔梗,陈皮淡豉葱杏仁。 『药物』 防风、桔梗、杏仁、陈皮、淡豉、葱白。 『解方』 此法治春温初起,风寒寒疫及阴暑秋凉等症。以防风、桔梗 ...
分类:    2015-12-9 21:42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呕吐
(附恶心) 呕与吐之辨。已于伤寒论之。然证亦不一。有寒呕。有热呕。气呕。痰呕、吐食呕、吐血、吐蛔、恶心、干呕。除热呕吐血外。近世呕吐二字。皆通用。然却无甚利害。理亦自不妨。并小半夏茯苓汤。或二陈汤。或 ...
分类:    2015-12-9 21:42
史载之方-卷上-伤寒论
病有悬性命于毫发之端,决死生于顷刻之下,死生之间,系医者之工拙,医者之工,则病之痊愈速如转圜。医者之拙,则所投之药过于白刃,此伤寒之病,非独伤人之急,医者之难事也,古人有言,一日二日,在于皮肤,四日五 ...
分类:    2015-12-9 21:42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吐血
(见血门)
分类:    2015-12-9 21:42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四、备用成方(计十方)
葳蕤汤 『主治』风温初起,六脉浮盛,表实壮热。汗少者,先用此方发表。 『药物』葳蕤、白薇、羌活、葛根、麻黄、川芎、木香、杏仁、石膏、甘草。 『服法』煎服。 银翘散 『主治』风温、温病、冬温等症。 『药物』银 ...
分类:    2015-12-9 21:42
普济方·针灸-卷十一-喉痹
治喉痹胁中暴逆(资生经)。先取冲脉。后取三里云门。各泻之。又刺手小指端出血。立已。 治喉痹不能言。穴三里 温溜 曲池 中渚 丰隆治喉痹。穴神门 合谷 风池治喉痹颈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项后。穴完骨 天牖 前谷 ...
分类:    2015-12-9 21:42
史载之方-卷上-诊失血
脉诀谓芤为失血,芤脉状如按环子,内面两头有,中间曲而缺,非谓绝也,若心脉肝脉带芤,而肺脉浮以数,又肺脉微弦而紧,则骨蒸咯血。 心脉芤而肺脉软沉,尺脉沉伏,微微带紧,肠风下血。 心肺芤而尺脉紧,膀胱滑,小 ...
分类:    2015-12-9 21:42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停饮伏痰
饮凡有六。悬溢交痰留伏。痰饮。特六饮之一耳。人病此而止曰痰饮者。盖停既久。未有不为痰。多因气道闭塞。津液不通。譬如沟渠壅遏。积淹停滞。则倒流逆上。瘀浊臭秽。无所不有。若不疏决沟渠。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 ...
分类:    2015-12-9 21:42
时病论歌括新编-卷二 春伤于风大意-一、概述
《黄帝内经素问》云:春伤于风,谓当春厥阴行令,风木司权之候伤于风也。风邪为病,有轻重之分。轻曰冒,重曰伤,再重曰中。如寒热有汗,是风伤卫分,名曰伤风;鼻塞咳嗽,是风冒于表,名曰冒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
分类:    2015-12-9 21:41
普济方·针灸-卷十二-心气
治心气乱(资生经)。穴心俞治中风心烦。惊悸健忘。穴百会治健忘。穴神道 幽门 列缺 膏肓俞主恶风邪气。泣出喜忘。穴百会 天府 曲池 列缺主健忘。穴刺足少阴。主心悸少力。穴大横。灸五十壮。 疗无心力。穴百会 巨阙 ...
分类:    2015-12-9 21:41
三指禅-卷二-风痹脉论
病有明医能治,草医能治,而大医不能治者,风痹也。痹者,闭也,谓兼寒湿闭塞经络而痛也。《内经》所以有风胜、寒胜、湿胜之分,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语。诊其脉浮紧而弦,要归于风,病发肝经,殃及肢体。中于骨则 ...
分类:    2015-12-9 21:41
史载之方-卷上-诊失精
肾脉虚,绵软而沉,又微以濡,凡尺脉得八里,脉又搏击,皆失精,心脉动,多梦交,六脉濡缓而轻浮,又涩,多溺精。 六脉濡,肾脉沉而细,膀胱脉动而缓以大,心脉动而浮,主小便白浊,肝心脉弦而肾脉紧而细,重手按之 ...
分类:    2015-12-9 21:41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翻胃
翻胃之病。所以重于呕吐者。呕吐食入即吐。翻胃则或一日半日食复翻上。不化如故。腹中非不欲食。不肯留。胃气不温。不能消食。食既不消。不为糟粕。而入大肠。必随气逆上。从口而出。故翻胃人胸膈多为冷气所痞。二陈 ...
分类:    2015-12-9 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