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普济方·针灸-卷二-论针之名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九针之名。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传于后代。岐伯对曰。九针者。一曰 针。二曰圆针。三曰 针。四曰锋针。五曰铍针。六曰员利针。七曰毫针。八曰长针。九曰大针。此是九针之名。九针所应。一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0:53
子午流注说难-下卷-补泻手法
凡用补泻正法。必先明晰人身偕行营卫(一)左右阴阳内外上下经脉营运之道路。 (一)男子午前 左手阴经降。从胸走手。左手阳经升。从手走头。右手阳经降。从头走手。右手阴经升。从手走胸。右足阴经降。从胸走足。右 ...
分类:
子午流注说难
2015-12-9 20:53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一-偃伏第二行左右十四穴
偃伏第二行左右十四穴(图缺) 曲差二穴。在神庭两旁寸半。入发际。针三分。灸三壮。 五处二穴。在上星两旁寸半。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明云五壮止。 承光二穴。在五处后寸半。针三分。禁灸。忌同。明云在五处后 ...
分类:
针灸资生经
2015-12-9 20:53
针灸素难要旨-卷二下-十八、偏枯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之为病,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而后入于阴,先取其阳,后取 ...
分类:
针灸素难要旨
2015-12-9 20:53
子午流注说难-下卷-寒热手法
灵枢经云。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一)。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一)。此即继起者用透天凉烧山火之两手法。针灸家师承有云。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内转为泻。外转为补。补泻之法。可停针候气。迟迟转之。提插之法。不可偏 ...
分类:
子午流注说难
2015-12-9 20:53
普济方·针灸-卷二-论三阳三阴经脉
夫黄帝正经者。是先圣之遗教。乃后人之令范。是以先明流注孔穴。指的其原。若或苟从异说脏腑。故经云。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手三阴之脉。从胸至手。足三阳之脉。从头至足。 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胸。是谓日夜循环。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0:53
针灸素难要旨-卷二下-十九、痿厥
痿厥为四末束 ,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无休病已止,岁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
分类:
针灸素难要旨
2015-12-9 20:53
针灸甲乙经-卷四-经脉第一(上)
雷公问曰: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其所谓,敢问约之奈何?黄帝答曰:寸口主内,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者,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再倍病 ...
分类:
针灸甲乙经
2015-12-9 20:53
普济方·针灸-卷二-论虚实补泻
夫能知迎随之理。可令调气。调气之方。必在阴阳。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也。夫用针刺者。须明其孔穴。补虚泻实。送坚付软以急随缓。荣卫常行。勿失其理。故经云。虚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0:53
针灸素难要旨-卷二下-二十、痈
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故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脓已成,十死一生。故圣人弗使已成,而明为良方,着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后世无有终时者,为其不予遭也。帝曰 ...
分类:
针灸素难要旨
2015-12-9 20:53
针灸甲乙经-卷四-经脉第一(中)
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死不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 ...
分类:
针灸甲乙经
2015-12-9 20:53
普济方·针灸-卷二-论下针分寸
夫言气实者热。气虚者寒也。针实者。以右手持针。左手捻按开针穴以泻之。针虚者。以左手闭针穴以补之。补泻之时。与气开阖相应。是谓针容以豆。补泻之理也。又虚者。徐而疾实者。疾而徐。徐即是泻。疾即是补。补泻之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0:52
针灸素难要旨-卷二下-二十一、鼠
鼠 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请从其本,引其末,乃可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鼠 寒热刺 ...
分类:
针灸素难要旨
2015-12-9 20:52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一-偃伏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偃伏第三行左右十二穴(图缺) 临泣二穴。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针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忌同。素注云灸五壮。足少阳有临泣穴矣。此亦有之。盖此乃头临泣穴也。 目窗二穴。在临泣后一寸。针三分。灸五壮。今附 ...
分类:
针灸资生经
2015-12-9 20:52
针灸甲乙经-卷四-经脉第一(下)
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三阳者,太阳也,至手太阴而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 ...
分类:
针灸甲乙经
2015-12-9 20:52
1 ...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