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38.少阴病桃花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之病寒者居多,故少阴篇之方亦多用热药。此二节之文,未尝言寒,亦 ...
分类:    2015-12-7 22:10
外科精义-卷上-止痛法
夫疮疽之证候不同,寒热虚实皆能为痛。止痛之法,殊非一端。世人皆谓乳、没珍贵之可住疼痛。殊不知临病制宜,自有方法。盖热毒之痛者,以寒凉之剂折其热,则痛自止也;寒邪之痛,以温热之药熨其寒,则痛自除矣;因风 ...
分类:    2015-12-7 22:10
外科理例-卷一-痈发有不可治六
脑上诸阳所会。穴则髓出。颈项近咽喉。一有所碍。药食莫进。肾俞与肾相抵。乃命之所系。穴则透空。此三处有疽并难治。 发背透膜者不治(此言肝俞以上。)未溃肉陷。面青唇黑。便瘀者死(此言脏坏便瘀血。)右一寸三 ...
分类:    2015-12-7 22:10
外科精要-卷下-论痈疽口干作渴症不同第四十九
李氏云:痈疽已安之后,或未安之际,口舌燥黄如鸡内金者,乃肾水枯竭,心火上炎,此症最恶。古人云,玉华池竭七朝亡。若误投以丹药,祸在反掌,急用加减八味丸,桑枝煎五味子汤,以滋补之。 〖愚按〗前症若不慎房事 ...
分类:    2015-12-7 22:10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39.少阴病吴茱萸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柯韵伯曰: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四逆者四肢厥冷兼臂、胫而言也,此云手足是指掌而言,四肢之阳犹在也。 【吴茱萸汤】吴茱萸一升汤洗 ...
分类:    2015-12-7 22:10
外科精义-卷上-用药增损法
古人用药,因病制宜,治不执方,随病增损。积聚补益,可用丸药,以从旧不改方增损疮疽危要之际,证候多种,安有执方之论,固可临时加减,以从其法。只如发背、脑疽、恶疔、肿脓溃前后虚而头痛者,于托里药内加五味子 ...
分类:    2015-12-7 22:10
外科精要-卷下-论痈疽发热属肾虚第五十
李氏曰:一发背之热,未有不自肾虚而得之者,必须五更服加减八味丸。 〖愚按〗前论诚为启发后人,垂惠永久。盖发背脑疽,皆由肾经湿热,虚火上炎,中传恶症;若非加减八味丸滋肾水以制心火,补中益气以生化源,欲望 ...
分类:    2015-12-7 22:10
外科理例-卷一-发背治之难易七
疽发背上。以两手上搭着者。谓之左右搭。头多如蜂窠者。易治。以两手下搭着者。谓之腰疽。亦易治。 以两手上下俱搭不着者。谓之发背。此证最重。 大抵以上所言地分。皆脉络所会。内系脏腑。患者得而早言。医者审证。 ...
分类:    2015-12-7 22:10
外科精义-卷上-疗疮肿权变通类法
夫疮疽之病,治疗多方。总而论之,各有所宜。补泻淋 及敷扫贴 ,针镰灸烙,用之。盖知其道也,举治必效;昧于理者,利害不无。尝见以寒疗热,以热疗寒,古今之通论也。又有检方疗病,妄制加减,以意裁之,自以为可。 ...
分类:    2015-12-7 22:10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40.少阴病苦酒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两味,纳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着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 ...
分类:    2015-12-7 22:10
外科精要-卷下-论痈疽将安当补气血第五十一
李氏云:疽疾将安,每日当服十全大补汤,以补气血,宜与排脓内补十宣散相间服。 〖愚按〗前云溃疡属气血俱虚,固在所当补;若患肿疡而气血虚弱者,尤宜预补,否则虽溃而不敛矣。凡大病之后,气血未复,多致再发;若 ...
分类:    2015-12-7 22:10
外科理例-卷一-占色候生死八
病患目中赤脉。从上下贯瞳仁。一脉一年死。二脉二年死。若脉下者。疗之瘥。面上忽贯上下如脂赤色。从额上下至鼻。黑色出额上。大如指。及连鼻上至肩。又有赤色垂。并为机按赤脉属火。瞳仁属水。赤脉贯瞳。火反乘水。 ...
分类:    2015-12-7 22:10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41.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方】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固系少阴有寒,然实与脾胃及心脏有关,故方中用附子以暖 ...
分类:    2015-12-7 22:10
外科精义-卷上-论五发疽
夫五发者,谓痈疽生于脑、背、眉、髯、鬓是也。大概论之,分为三等。一者疽也,二也,三者疖也。夫疽初生,如黍米大,痒痛有异,误触破之,即 展四畔,赤肿沉闷,牵引胁肋疼痛;数日之后,渐觉肌肤壮热,恶寒烦渴, ...
分类:    2015-12-7 22:10
外科理例-卷一-痈之源有五九
天行一 瘦弱气滞二 怒气三 肾气虚四 服法酒食炙爆服丹药热毒五盖治痈疽不可一概视为热。其治难易。当自一而至五动。
分类:    2015-12-7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