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外科精要-卷下-论痈疽服药快捷方式第五十二
李氏云:凡患疮疽而肾脉虚者,急服补药。尚恐有误,如鹿茸、附子之药,是犹抱薪救火,反益其势,而平补之药,亦难奏功。有一贵人,苦疽,诸药无效。愚谓服山药丸,于五更初,物欲未接之际,肾门未开之时,如法服三日 ...
分类:
外科精要
2015-12-7 22:10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42.少阴病真武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白术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2:10
外科精义-卷上-论痈疽
夫疮肿之患,莫大乎痈疽。然而痈疽何以别之?经所谓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涩不行,不行则阳气郁遏而不通,故生寒热,秽毒之气腾出于外,蓄结为痈,久而不散,热气乘之,腐化为脓,然而骨髓不焦枯,腑脏不伤败,可治而 ...
分类:
外科精义
2015-12-7 22:10
外科理例-卷一-生痈所感不同十
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膏粱浓味。热毒内积。其变多生大疽。受毒部分。其毒从虚处受之。大丁、大疽也。以其根深在内也。此言疽因浓味内热为变而生。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 ...
分类:
外科理例
2015-12-7 22:10
外科精要-卷下-调节饮食当平胃气论第五十三
论曰:《素问》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大凡疮疽,当调脾胃。 盖脾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海,主养四旁,须进饮食,以生气血。宜用茯苓开胃散、人参内补散、内补十宣散。 人参顺气散 治滞气, ...
分类:
外科精要
2015-12-7 22:10
外科精义-卷上-论附骨疽
夫附骨疽者,以其毒气深沉附着于骨也。此疾与贼风相类而不同,人不能辨治之误矣。骨疽者,由秋夏露卧,为冷折之,风热伏结,附骨成疽。贼风之候,由风邪之气搏于骨节,故其痛深彻骨髓,遇寒则痛甚。附骨疽痛而不能转 ...
分类:
外科精义
2015-12-7 22:10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43.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2:10
外科精要-卷下-论痈疽成漏脉例第五十四
经云:陷脉为漏,留连肉腠。盖脉得寒则下陷,凝滞肌肉,故曰留连肉腠。是为冷漏,须用陷脉散、桂附丸温补之。 〖愚按〗疮疡为漏,皆因元气不足,营气不从,逆于肉里,或寒气相搏,稽留血脉,腐溃既久,阳气虚寒,外 ...
分类:
外科精要
2015-12-7 22:09
外科理例-卷一-肺肝肾痈症十一
肺痈主 满。肺藏气而外主息。其脉支别者。从肺系横出腋下。故喘而两 满。此言肺痈所见症。 肝痈主小便。肝主惊。肝脉循股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直上贯肝膈。布胁肋。故两满。两 满。卧则惊。不得小便。此言肝痈所见 ...
分类:
外科理例
2015-12-7 22:09
外科精义-卷上-论阴疮
夫阴疮者,大概有三等:一者湿阴疮;二者妒精疮;三者阴蚀疮,又曰下疳疮。盖湿疮由肾经虚弱,风湿相搏,邪气乘之,搔痒成疮,浸淫汗出,状如疥疮者是也;妒精者,由壮年精气盈满,久旷房室,阴上生疮,赤肿作害,烦 ...
分类:
外科精义
2015-12-7 22:09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44.少阴病大承气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证乃伏气之热窜入肝肾二经也。盖以肾主闭藏,肝主疏泄,肾为二便之关,肝又为肾行气,兹因伏气之热,窜入肾兼窜入肝,则肝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2:09
外科理例-卷一-痈生原于脏腑十二
五脏菀熟。痈发六腑。 菀、积也。熟、热也。五脏积热。六腑受之。阳热相薄。热之所过。则为痈也。 此言五脏积热。六腑受之而生。 六腑不和。留结为痈。 六腑属阳而主气。肌肉上为阳脉。邪气游于六腑。则肌肉上之脉不 ...
分类:
外科理例
2015-12-7 22:09
外科精要-卷下-洪丞相方用蜞针法第五十五
治痈疽初作,先以笔管一个,入蚂蜞一条,以管口对疮头,使蜞吮疮脓血,其毒即散,加疮大须换三四条,若吮正穴,蜞必死矣,累试累效。若血不止,以藕节上泥涂之。若疮头未明,以井边泥涂上,先干处即是。 〖愚按〗痈 ...
分类:
外科精要
2015-12-7 22:09
外科精义-卷上-论时毒
夫时毒者,为四时邪毒之气而感之于人也。其候发于鼻、面、耳、项、咽喉,赤肿无头结核有根,令人增寒发热,头痛肢体痛,甚者恍惚不宁,咽喉闭塞。人不识者,将为伤寒,便服解药,一、二日,肿气益增方悟,始召疮医。 ...
分类:
外科精义
2015-12-7 22:09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45.厥阴病提纲及意义
传经之次第,由少阴而厥阴。厥阴者,肝也,肝为厥阴之府,而肝膈之下垂,与包肾之脂膜相连者,即厥阴之经也。为其经与少阴经之脂膜相连,是以由少阴可传于厥阴。厥者逆也,又尽也,少阴自少阳、太阴传来,而复逆行上 ...
分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
2015-12-7 22:09
1 ...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