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儒门事亲-卷一-七方十剂绳墨订一
方有七,剂有十,旧矣。虽有说者,辨其名而已,敢申昔人已创之意而为之订。 夫方者,犹方术之谓也。《易》曰:方以类聚。是药之为方,类聚之义也。或曰:方谓五方也。其用药也,各据其方。如东方濒海卤斥,而为痈疡 ...
分类:    2015-12-7 21:11
温疫论-上卷-妄投破气药论
温疫心下胀满,邪在里也,若纯用青皮、枳实、槟榔诸香燥破气之品,冀其宽胀,此大谬也。不知内壅气闭,原有主客之分,假令根于七情郁怒,肝气上升,饮食过度,胃气填实,本无外来邪毒、客气相干,止不过自身之气壅滞 ...
分类:    2015-12-7 21:11
中藏经-卷上-劳伤论第十九
劳者,劳于神气也;伤者,伤于形容也。饥饱无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 又,风寒暑湿则伤于外,饥饱劳役则败于内;昼感之则病荣,夜感之则病卫。荣卫经行, ...
分类:    2015-12-7 21:11
儒门事亲-卷一-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二
风痹痿厥四论,《内经》言之详矣。今余又为之说,不亦赘乎!曰:“非赘也。”为近世不读《内经》者,指其差玄也。夫风痹痿厥四证,本自不同,而近世不能辨,一概作风冷治之。下虚补之,此所以旷日弥年而不愈者也。夫 ...
分类:    2015-12-7 21:11
伤寒发微-霍乱篇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是名霍乱。 病之有霍乱也。始见于汉书严助传。所谓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者是也。其病南方为甚至。西北高燥之地。实所罕见。盖地气卑湿遇天时阳气外张。蒸气之人益炽。 ...
分类:    2015-12-7 21:11
中藏经-卷上-传尸论第二十
传尸者,非一门相染而成也。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羸,中于鬼气,因感其邪,遂成其疾也。其候或咳嗽不巳,或胸膈妨闷,或肢体疼痛,或肌肤消瘦,或饮食不入,或吐利不定,或吐脓血,或嗜水浆,或好歌咏,或爱悲愁,或 ...
分类:    2015-12-7 21:11
温疫论-上卷-妄投补剂论
有邪不除,淹缠日久,必至 羸,庸医望之,辄用补剂,殊不知无邪不病,邪去,而正气得通,何患乎虚之不复也?今投补剂,邪气益固,正气日郁,转郁转热,转热转瘦,转瘦转补,转补转郁,循环不已,乃至骨立而毙,犹言 ...
分类:    2015-12-7 21:11
儒门事亲-卷一-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
春之温病,夏之热病,秋之疟及痢,冬之寒气及咳嗽,皆四时不正之气也,总名之曰伤寒。人之劳役辛苦者,触冒此四时风、寒、暑、湿不正之气,遂成此疾。人之伤于寒也,热郁于内,浅则发,早为春温;若春不发而重感于暑 ...
分类:    2015-12-7 21:11
中藏经-卷上-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
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于形证,脉气若非诊察,无由识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其于脉证,具如篇末。
分类:    2015-12-7 21:11
温疫论-上卷-妄投寒凉药论
疫邪结于膜原,与卫气并,固而昼夜发热,五更稍减,日晡益甚,此与瘅疟相类。瘅疟热短,过时如失,明日至期复热。今温疫热长,十二时中首尾相接,寅卯之间,乃其热之首尾也。即二时余焰不清,似乎日夜发热。且其始也 ...
分类:    2015-12-7 21:11
伤寒发微-阴阳易差后劳复篇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变。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急者。烧袒散主之。 烧昆散方右取妇人中昆。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 ...
分类:    2015-12-7 21:11
儒门事亲-卷一-疟非脾寒及鬼神辩四
夫疟,犹酷疟之疟也。以夏伤酷暑而成 疟也,又有气之积也。多在左胁之下,状如覆杯,是为 疟,犹夏伤于暑而为疟,何后世之医者,皆以脾寒治之?世医既不知邪热蓄积之深为寒战,遂为寒战所惑;又不悟邪热入而后出于表 ...
分类:    2015-12-7 21:11
中藏经-卷上-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
肝者,与胆为表里,足厥阴少阳是其经也,王于春。 春乃万物之始生,其气嫩而软,虚而宽,故其脉弦软,不可发汗;弱则不可下。 弦长曰平,反此曰病,脉虚而弦,是谓太过。病在外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 实而微 ...
分类:    2015-12-7 21:11
伤寒发微-痉湿曷篇
伤寒所致太阳病。痉湿曷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痉证有太阳。有阳明。湿证有太阴。有太阳。中热中渴。虽初病恶寒。而实与伤寒有别。仲师列三证于伤寒之后。正欲使人辨于疑似之间耳。 太阳病。发 ...
分类:    2015-12-7 21:11
温疫论-上卷-大便
热结旁流,协热下利,大便闭结,大肠胶闭,总之邪在里,其证不同者,在乎通塞之间耳。 协热下利者,其人大便素不调,邪气忽乘于胃,便作烦渴,一如平时泄泻稀粪而色不败,其色但焦黄而已。此伏邪传里,不能稽留于胃 ...
分类:    2015-12-7 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