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中藏经-卷上-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七
胃者,腑也。又名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足阳明是其经也。 胃气绝,则五日死;实则中胀便难,肢节疼痛,不下食,呕吐不已;虚则肠鸣胀满,引水滑泄;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 ...
分类:    2015-12-7 21:10
儒门事亲-卷一-服药一差转成他病说十
《语》云:子之所慎,齐、战、疾。又曰:丘未达,不敢尝。此言服药不可不畏慎也。然世有百十年相袭之弊,至今不除者,敢略数一、二,使后车改辙,不蹈前覆。夫伤寒、温疫、时气、中暑、风温、风疟,与中酒伤食者,其 ...
分类:    2015-12-7 21:10
温疫论-上卷-乘除
病有纯虚纯实,非补即泻,何有乘除?设遇既虚,且实者,补泻间用,当详孰先孰后,从少从多,可缓可急,随其证而调之。 医案,吴江沈青来正,少寡,素多郁怒,而有吐血证岁三四发,吐后即已,无有他证,盖不以为事也 ...
分类:    2015-12-7 21:10
中藏经-卷上-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八
肺者,魄之舍,生气之源,号为上将军,乃五脏之华盖也。外养皮毛,内荣肠胃,与大肠为表里,手太阴是其经也。肺气通于鼻,和则能知香臭矣。 有寒则善欬,实则鼻流清涕。凡虚实寒热,则皆使人喘嗽。实则梦刀兵恐惧, ...
分类:    2015-12-7 21:10
儒门事亲-卷二-偶有所遇厥疾获瘳记十一
余昔过夏邑西,有妇人病腹胀如鼓,饮食乍进乍退,寒热更作而时吐呕,且三年矣。师觋符咒,无所不至,惟俟一死。会十月农隙,田夫聚猎,一犬役死,磔于大树根盘,遗腥在其上。病妇偶至树根,顿觉昏愦,眩瞀不知人,枕 ...
分类:    2015-12-7 21:10
中藏经-卷上-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九
大肠者,肺之腑也。为传送之司,号监仓之官。肺病久不已,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 寒则泄,热则结,绝则泄利无度,利绝而死也。热极则便血。 又,风中大肠,则下血。 又,实热则胀满,而大便不通,虚寒则滑泄 ...
分类:    2015-12-7 21:10
温疫论-下卷-杂气论
日月星辰,天之有象可睹;水火土石,地之有形可求;昆虫草木,动植之物可见;寒热温凉,四时之气往来可觉。至于山岚瘴气,岭南毒雾,咸得地之浊气,犹或可察。而惟天地之杂气,种种不一,亦犹天之有日月星辰,地之有 ...
分类:    2015-12-7 21:10
儒门事亲-卷二-攻里发表寒热殊涂笺十二
有一言而可以该医之旨者,其惟发表攻里乎?虽千枝万派,不过在表在里而已矣。欲攻其里者,宜以寒为主;欲发其表者,宜以热为主。虽千万世,不可易也。《内经》言之详矣!今人多错解其旨,故重为之笺。发表不远热,攻 ...
分类:    2015-12-7 21:10
中藏经-卷中-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
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男以闭精,女以包血,与膀胱为表里,足少阴太阳是其经也。肾气绝,则不尽其天命而死也,王于冬。 其脉沉濡曰平,反此者病。其脉弹石,名曰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为不及, ...
分类:    2015-12-7 21:10
温疫论-下卷-论气盛衰
其年疫气盛行,所患皆重,最能传染,即童辈皆知言其为疫。至于微疫,反觉无有,盖毒气所钟有浓薄也。 其年疫气衰少,闾里所患者不过几人,且不能传染,时师皆以伤寒为名,不知者固不言疫,知者亦不便言疫。然则何以 ...
分类:    2015-12-7 21:10
儒门事亲-卷二-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良工之治病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粗工之治病,或治其虚,或治其实,有时而幸中,有时 ...
分类:    2015-12-7 21:10
中藏经-卷中-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一
膀胱者,津液之腑,与肾为表里,号曰水曹掾,又名玉海,足太阳是其经也。总通于五腑,所以五腑有疾,即应膀胱,膀胱有疾,即应胞囊也。 伤热则小便不利,热入膀胱则其气急而苦,小便黄涩也。膀胱寒则小便数而清也。 ...
分类:    2015-12-7 21:10
温疫论-下卷-论气所伤不同
所谓杂气者,虽曰天地之气,实由方土之气也。盖其气从地而起,有是气则有是病,譬如所言天地生万物,然亦由方土之产也。但植物藉雨露而滋生,动物藉饮食而颐养。 盖先有是气,然后有是物。推而广之,有无限之气,因 ...
分类:    2015-12-7 21:10
儒门事亲-卷二-凡在上者皆可吐式十四
夫吐者,人之所畏。且顺而下之,尚犹不乐,况逆而上之,不说者多矣。然自胸以上,大满大实,痰如胶粥,微丸微散,皆儿戏也,非吐病安能出?仲景之言曰:大法春宜吐。盖春时阳气在上,人气与邪气亦在上,故宜吐也。涌 ...
分类:    2015-12-7 21:09
温疫论-下卷-蛔厥
疫邪传里,胃热如沸,蛔动不安,下既不通,必反于上,蛔因呕出,此常事也。 但治其胃,蛔厥自愈。每见医家,妄引经论,以为脏寒,蛔上入膈,其人当吐蛔,又云:“胃中冷必吐蛔”之句。便用乌梅丸,或理中安蛔汤,方 ...
分类:    2015-12-7 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