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温热逢源-卷下-伏温热结胃腑证治
伏温化热而达,其证由少阴而出三阳者,于法为顺。惟无形之热,可从经气而达。若中焦挟有形食积浊痰,则邪热蕴蒸,每每乘机入胃,热结于中,而为可攻之证。盖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 ...
分类:
温热逢源
2015-12-7 19:34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小儿大便不通
论曰水谷皆入于上焦,至中焦而腐熟。下焦而化出,小儿腑脏挟热,三焦壅滞,津液枯少,不能传道,实热之气,归于大肠,故大便燥涩而不通也。 治小儿大便不通。大黄丸方 大黄(锉炒一两一分) 枳壳(去瓤麸炒) 栀子仁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34
温热逢源-卷下-伏温上灼肺金发喘逆咯血咳脓证治
伏邪在少阴,其由经气而外出者,则达于三阳;其化热而内壅者,则结于胃腑:此温热病之常也。少阴之系,上连于肺。邪热由肾系而上逆于肺,则见肺病。况温邪化热,火必克金,则肺脏本为温邪所当犯之也。其或热壅于胃, ...
分类:
温热逢源
2015-12-7 19:33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小儿诸虫
论曰小儿有九虫,一曰伏虫,长四分,二曰长虫,一名蛔虫,长一尺,贯心则杀人,三曰白虫,长一寸,长至四五尺,亦能杀人,四曰肉虫,状如烂杏,令人烦满,五曰肺虫,状如蚕,令人咳嗽,六曰胃虫,状如虾蟆,令人呕吐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33
温热逢源-卷下-伏温内燔营血发吐衄便红等证治
温邪化热外出,其熏蒸于气分者,为烦热、口渴等证。其燔灼于营分者,血为热扰,每每血由肺络而溢出为咳血,由吐而出为吐血,上行清道为鼻衄、齿衄,下行浊窍为溲血。便血。凡此皆血为热邪所迫,不安其络,因而上溢下 ...
分类:
温热逢源
2015-12-7 19:33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三、攻略
攻方之制,攻其实也。凡攻气者攻其聚,聚可散也。攻血者攻其瘀,瘀可通也。攻积者攻其坚,在脏者可破、可培,在经者可针、可灸也。攻痰者攻其急,真实者暂宜解标,多虚者只宜求本也。但诸病之实有微甚,用攻之法分重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33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小儿盗汗
论曰小儿盗汗者,由心气不足,风邪入于阳经,阳经虚故也。以其眠睡之间,盗人气血,故谓之盗汗,久不已,令儿皮腠虚疏,潮热时作,肌肉消瘦,治不宜缓。 治小儿盗汗,睡中惊啼,犀角汤方 生犀角屑(三分) 茯神(去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33
温热逢源-卷下-伏温外窜血络发斑疹喉痧等证治
伏温化热,燔灼血络,因致络血外溢,邪热即随血而泄,于病机犹为顺象。乃有邪热郁于血络,不得外达,其在于肺,肺主皮毛则为疹,其在于胃,胃主肌肉则为斑。有斑疹各发,不相交涉者;有斑疹兼发,不能分晰者。总之以 ...
分类:
温热逢源
2015-12-7 19:33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小儿吐血
论曰小儿阳气盛壮,上焦有热。伏于肝心二脏。播流脉中,血得热则妄行。下入胃中,胃受之则胀满,与气俱上冲击,故令吐血。 治小儿心肺热吐血。黄连饮方 黄连(去须一两) 豉(二百粒) 上二味,将黄连粗捣筛。每服半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33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四、散略
用散者,散表证也。观仲景太阳证用麻黄汤,阳明证用升麻葛根汤,少阳证用小柴胡汤,此散表之准绳也。后世宗之,而复不能用之,在不得其意耳。盖麻黄之气,峻利而勇。凡太阳经阴邪在表者,寒毒既深,非此不达,故制用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33
温热逢源-卷下-伏温化热郁于少阴不达于阳
伏温之邪,冬时之寒邪也。其伤人也,本因肾气之虚,始得入而据之。其乘春阳之气而外达也,亦以肾气暗动,始能鼓邪化热而出。设其人肾阳虚馁,则邪机冰伏,每有半化半伏、欲达不达之症。如外面热象炽盛,或已见昏谵、 ...
分类:
温热逢源
2015-12-7 19:33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小儿鼻衄
论曰小儿体本挟热,舍于经络,血脉扬溢。则为鼻衄,盖血与气,循行经脉。通于腑脏,邪热乘血,血得热则妄行。随气上益,出于鼻者,为鼻衄。血虚受热,散漫失度,出于七窍者,为大衄。 治小儿中热积惊,及时疾后鼻衄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33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五、寒略
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夫火有阴阳,热分上下。据古方书,咸谓黄连清心,黄芩清肺,石斛、芍药清脾,龙胆清肝,黄柏清肾。今之用者,多守此法,是亦胶柱法也。大凡寒凉之物,皆能泻火,岂有凉此而不凉彼者,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33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六、热略
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夫寒之为病,有寒邪犯于肌表者,有生冷伤于脾胃者,有阴寒中于脏腑者,此皆外来之寒,去所从来,则其治也,是皆人所易知者。至于本来之寒,生于无形无响之间,初无所感,莫测其因,人之病此者最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33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七、固略
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如久嗽为喘,而气泄于上者,宜固其肺。久遗成淋,而精脱于下者,宜固其肾。小水不禁者,宜固其膀胱。大便不禁者,宜固其肠脏。汗泄不止者,宜固其皮毛。血泄不止者,宜固其营卫。凡因寒而泄者,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9:33
1 ...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