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吐涌类
独圣散(攻百六) 凡邪实上焦,及痰涎积蓄者宜此。 茶调散(攻百七)治同前。 吐剂(新攻一)此有二法,便而且易,可随宜用之。 栀子豉汤(寒二十)伤寒烦热懊 ,当吐者宜此。
分类:    2015-12-7 18:24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二·眼目门-内障眼针后用药
论曰 肉攀睛淫肤垂睑之类,皆为外障,审其轻重,则有服食点洗之剂,钩割熨烙之法,以外去者,盖其势微浅,所以除治在皮肤之表尔,内障之证异于是,有不痛不痒者,虚实特未定也,有冰涩浮沉枣花偃月之翳,浅深固不一 ...
分类:    2015-12-7 18:24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 第二十六门-加减十宝汤
黄 (四两) 熟干地黄(酒浸) 当归(酒浸) 白茯苓 人参 白术 半夏(汤泡 七遍) 白芍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三片,乌梅一个,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分类:    2015-12-7 18:24
金匮翼-卷四-尸疰
五尸 恶气所发,一病而五名也。其症令人寒热淋沥,沉沉默默,无处不恶。或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及攻两胁;或垒块踊起,或挛引腰脊是也。其得之疾速,如飞走状者,名曰飞尸。停遁不消,去来无时者,名曰遁 ...
分类:    2015-12-7 18:24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攻下类
峻下诸方: 大承气汤(攻一) 凡阳明、太阴伤寒,及各经实热内结者宜此。 小承气汤(攻二) 凡病在太阴,无表证,潮热脉实,狂言腹胀者宜此。 调胃承气汤(攻三) 凡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潮热,邪入腑者宜此 ...
分类:    2015-12-7 18:24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金匮玉函要略综概
案张仲景自序曰。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而梁七录。张仲景辨伤寒十卷。新唐艺文志。伤寒卒病论十卷。此乃今所传伤寒论。所谓十六卷中之十卷。其六卷。则杂病论。即今金匮要略。其遗佚者。(元邓珍序中亦尝论之)考千 ...
分类:    2015-12-7 18:24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二·眼目门-外物伤目
论曰目为外所伤,轻者因物撞击,胞睑肿痛,重者或致目睛突出,但眼带未断,即内睑中,急捣生地黄绵裹以敷之,仍以辟风膏摩四旁,无使外风乘隙,内服除热治风镇惊止痛药以疗之,若治之失时,恶血凝积,腐瘀侵睛,致生 ...
分类:    2015-12-7 18:24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 第二十六门-治妊孕伤寒
生姜(三十片) 葱(十茎,连根用) 上用水二大碗,煎取八分盏服之。
分类:    2015-12-7 18:24
金匮翼-卷四-癫狂惊痫
狂病多火而属阳,或以谋为失志,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逆,木火合邪,乘于心则为神魂不守,乘于胃则为暴横刚强,故治此者治火为先,或痰或气,察其甚而兼治之。 生铁落饮 治痰火热狂,坠痰镇 ...
分类:    2015-12-7 18:24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一-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首、脉证三条)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 ...
分类:    2015-12-7 18:24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 第二十六门-治妊孕吃,或内肭着
钱季毅传。 缩砂仁去膜,熨斗内略炒,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饮酒人,米饮调下,或盐汤亦得。
分类:    2015-12-7 18:24
金匮钩玄-卷第二-梦遗
(专主热、脱精。) 戴云:因梦交而出精者谓之梦遗。不因梦而自泄精者,谓之精滑。皆相火所动,久则有虚而无寒者也。 带下与梦遗同法治。 青黛 海石 黄柏 即椿树根丸。 内伤气血,不能固守,当补以八物汤加减,吞椿 ...
分类:    2015-12-7 18:24
金匮翼-卷四-黄疸
已食如饥,但欲安卧,一身面目及爪甲小便尽黄也。此为脾胃积热,而复受风湿,瘀结不散,湿热蒸郁,或伤寒无汗,瘀热在里所致。是宜分别湿热多少而治之。若面色微黄,而身体或青黑赤色皆见者,与纯热之症不同,当于湿 ...
分类:    2015-12-7 18:24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一-湿病脉证第二(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 。(〔原注〕一作痉余同。○沈柯魏并作痉是。玉函千金翼。反上有而字。) 〔徐〕此条与下条。即伤寒论。辨寒伤荣风伤卫法也。取以为 病刚柔之别。省文也。盖 。即痉。强直之谓也 ...
分类:    2015-12-7 18:24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 第二十六门-治难产不顺
催生立效。 黄蜀葵子一两,洗净,入童子小便一盏,烂研,作二服,立分娩。
分类:    2015-12-7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