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十九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第十九
(皆系筋病故汇为篇论一首脉证一条方五首)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补注〕 名承筋。在上股起肉处。脚跟上七寸。 之中陷者是。法不可刺。或刺转深。遂伤其经。以致能前而不 ...
分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
2015-12-7 18:23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二-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论一首、证一首、方十首)
师曰。失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过不间。脉经。有与字。) 〔鉴〕脉太过则病。不及亦病。故脉当取太过不及。而候病也。阳 ...
分类: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2015-12-7 18:23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补中亦能散表(二十八)
夫补者所以补中,何以亦能散表?盖阳虚者,即气虚也,气虚于中,安能达表,非补其气,肌能解乎?凡脉之微弱无力,或两寸短小而多寒者,即其证也,此阳虚伤寒也。阴虚者,即血虚也,血虚于里,安能化液,非补其精,汗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23
金匮钩玄-卷第一-吃逆
(有痰、气虚、阴火。视其有余、不足治之。) 戴云:吃逆者,因痰与热,胃火者极多。 不足者,人参、白术汤下大补丸。 有余并痰者,吐之。人参芦之属。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
(证三条方九首)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衍义〕妇人平脉者。言其无病脉也。阴脉小弱。其荣气不 ...
分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论一首、脉证十六条、方十三首)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 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脉经必下。有下部闭塞大五字。千金同。千金。作此虚寒气从下向上。赵。脱当字。) 〔尤〕趺阳胃脉也。微弦阴象也。以阴加阳。脾胃受 ...
分类: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2015-12-7 18:22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眼目门-目风肿
论曰肝气有热,冲发睑 ,则令人睑肉暴肿,风冷乘之,则凝结不散,甚则长大,肿若梅李核,故谓之风肿。 治一切目风肿痛。茵陈蒿散方 茵陈蒿 荆芥穗 羌活(去芦头) 木贼(锉) 旋复花 蔓荆实 甘草(炙锉) 芎苍术(米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22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寒中亦能散表(二十九)
夫寒中者所以清火,何以亦能散表?盖阳亢阴衰者,即水亏火盛也,水涸于经,安能作汗?譬之干锅赤裂,润自何来?但加以水,则郁蒸沛然,而气化四达。夫汗自水生,亦犹是也,如前论言补阳补阴者,宜助精气也;此论言以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22
金匮钩玄-卷第一-头风
(有痰者多。) 左属风。荆芥、薄荷。 属血虚。川芎、当归、芍药。 右属痰。苍术、半夏。 属热。黄芩。 搐药有用荜茇、猪胆。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论二首、脉证十七条)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腹胀。 〔尤〕肺中风者。津结而气塞。津结则不上潮而口燥。气壅则不下行而喘也。身运而重者。肺居上焦。治节一身。肺受风邪。大气则伤。故身欲动。而弥觉其重也。冒者。清肃失降 ...
分类: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二十一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论一首脉证六条方八首)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补注〕阴与阳。固 ...
分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
2015-12-7 18:22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眼目门-目睛疼痛
论曰肝气通于目,目者、肝之官,又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然目有五输,内应五脏,而骨之精为瞳仁,筋之精为黑睛,若肝肾热实,或上膈壅滞,风邪毒气,上攻于目,皆令目睛疼痛也。 治目睛疼痛,上连头疼。蔓荆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22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伤寒三表法(三十)
伤寒者,危病也。治伤寒者,难事也。所以难者,亦惟其理有不明,而不得其要耳。所谓要者,亦惟正气、邪气二者之辩而已,使能知正气之虚实,邪气之浅深,则尽之矣。夫寒邪外感,无非由表而入里,由表而入者,亦必由表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22
金匮钩玄-卷第一-头痛
(多主于痰。) 痛甚者火多。亦有可吐者、亦有可下者。 清空膏治诸般头痛,除血虚头痛不治。 血虚头痛,自鱼尾上攻头痛,必用川芎当归汤。 古方有追涎药,出东垣试效。 羌活 防风 黄连(各炒一两) 柴胡(七钱) 川 ...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二十二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论一首脉证合十四条方十四首)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衍义〕此下四条。皆出伤寒论中。成注。七八日邪气入里之时。本无 ...
分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
2015-12-7 18:22
1 ...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