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丹溪心法-卷四-诸疮痛八十四(附天泡疮、冻疮)
诸疮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药加黄连、黄芩,详上下根稍用,及引经药则可。又云:诸疮以当下之;若性急面黑瘦,血热之人,因疮而痛,宜四物加黄连、黄芩、大力子、甘草。在下焦者其气能胜湿。 诸疮药 脓窠,治热燥湿为主 ...
分类:    2015-12-7 18:19
金匮要略-卷上-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 ...
分类:    2015-12-7 18:19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看目(十七)
夫治伤寒须观两目,或赤或黄,赤者为阳证,若兼六脉洪大有力,或躁而渴者,其热必甚,轻则三黄石膏汤,重则大承气之类主之。 凡目色清白,而无昏冒闪烁之意者,多非火证,不可轻用寒凉。 眼眵多结者,必因有火。盖凡 ...
分类:    2015-12-7 18:19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髭发门-白秃
论曰蛲之为害,因血气虚乘风而上,则能生疮疽癣 疥,无不为也,疮痂不去而痒,鬓发秃落,无复生荣,是为白秃。 治头疮有虫,变成白秃。细辛膏方 细辛(去苗叶) 乌喙 莽草 续断 石南 辛夷仁 皂荚 泽兰(去苗) 白芷 ...
分类:    2015-12-7 18:1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 第二十六门-拱辰丹
夫方当壮年而真气犹怯,此乃禀赋素弱,非虚衰而然也,僭燥之药尤宜速戒,勿谓厥逆便云阴多,如斯治之,不惟不能愈疾,大病自此生矣。滋益之方,群品稍众,药力难见功效。但固天元一气,使水升火降,则五脏自和,百病 ...
分类:    2015-12-7 18:19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十五 黄胆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论二首脉证十四条方七首)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衍义〕脾胃者。主四肢。合肌肉。其色黄。其气化湿。其性痞着。其脉迟缓。所畏风木。风者。善行数变。若 ...
分类:    2015-12-7 18:19
金匮要略-卷上-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 ...
分类:    2015-12-7 18:19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舌色辩(十八)
舌为心之官,本红而泽,凡伤寒三四日以后,舌上有苔,必自润而燥,自滑而涩,由白而黄,由黄而黑,甚至焦干,或生芒刺,是皆邪热内传,由浅入深之证也。故凡邪气在表,舌则无苔,及其传里,则津液干燥而舌苔生矣。若 ...
分类:    2015-12-7 18:19
丹溪心法-卷五-痈疽八十五
痈疽只是热胜血。六阳经,六阴经,有多气少血者,有少气多血者,有多气多血者,不可一概论也。若夫要害处近虚怯薄处,前哲已曾论及。惟分经之言未闻,诸经惟少阳厥阴经生痈疽,理宜预防,以其多气少血,肌肉难长,疮 ...
分类:    2015-12-7 18:19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髭发门-赤秃
论曰诸阳脉皆在于头,风热乘之,则阳邪炽盛,发于头皮脑络之间,细疮遍密,赤色有汁,痒痛浸淫,乃至发落,故名赤秃。 治赤秃发落。涂旱莲汁方 旱莲草(三两) 铁粉(一分) 上二味。先将旱莲草,捣绞取汁。次入铁粉 ...
分类:    2015-12-7 18:1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 第二十六门-暖宫丸
当归 川芎 禹余粮(醋淬七遍,各一两) 川姜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各三两)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食前酒服三十丸,日进二、三服,增至五、七十丸。
分类:    2015-12-7 18:19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十六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第十六
(脉证十二条方五首)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衍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不役形。不劳心。则精气全而神明安其宅。苟有所伤。则气虚而脉动。动则心悸神惕。精虚则脉弱。弱则怔忡恐悸。盖惊自外 ...
分类:    2015-12-7 18:19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饮水(十九)
凡伤寒饮水,因内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若大渴欲饮一升,止可与一碗,常令不足,不可太过。若恣饮过量,使水停心下,则为水结胸,留于胃则为噎、为哕,溢于皮肤则为肿,蓄于下焦则为癃,渗于肠间则为痢下,皆饮水太 ...
分类:    2015-12-7 18:19
丹溪心法-卷五-疔八十六
疔 ,用针刀镞破头上,以蟾酥敷之。后用绿豆、野菊、莎末,酒调饮,醉睡,觉即定痛热除,不必去疔自愈也。 治一切疔疮,用紫梗菊花根茎叶皆可,研碎取汁,滴口中饮之。瘰 ,血气痰热,以牡过为末,玄参捣膏为丸,桑 ...
分类:    2015-12-7 18:19
金匮要略-卷上-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师曰:病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奔豚汤方 甘草 芎䓖 当归( ...
分类:    2015-12-7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