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订阅
古籍
下级分类:
经典类
|
中药类
|
方剂类
|
各家类
|
五官类
|
四诊类
|
针灸类
|
外科类
|
妇儿类
|
医案类
|
养生类
|
现代类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四-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 ...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鉴〕呕家呕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令呕而有脓。此内有痈。脓溃而呕。非呕病也。故曰。不可治。呕脓尽自愈。赵良曰。此痈之在胃脘上口者也。若过半中。在肺之下者。脓则 ...
分类: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2015-12-7 18:21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三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论一首证三条方十二首)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 ...
分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
2015-12-7 18:21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眼目门-丹石毒上攻目
论曰丹石毒气,上攻于目者,热气内乘于肝也,在窍为目,本受血而能视,服石之人,将适失宜,其毒流于肝,则营血否涩,冲发于目,故令两目赤痛,或生 肉,治不宜缓,缓则石势穿发睛瞳,目睛高突损烂,难疗。 治丹石热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21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治蜈蚣伤
烂嚼吴茱萸一味,擦之立效。 又方,以鸡粪涂之,痛即止,白鸡粪尤妙。 又方,张友闻县尉传。 大捻纸灯一个,浓蘸麻油,点着了于咬处照, 之毒瓦斯自出,尽入油烟中也。 又方,以右手大指中指托地上,于中指尽处掏少 ...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21
金匮钩玄-卷第二-胁痛
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肝急;有痰流注。 木气实:川芎、苍术、青皮、当归,龙会丸,泻火要药。 死血:桃仁、红花、川芎。 痰流注:二陈汤加南星、苍术、川芎。 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用抚芎、苍术。血病入血药中 ...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1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风湿(三十七)
仲景《论》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曰: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痛,发热,身色如熏黄。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21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四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证二条方六首)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衍义〕今观此篇。虽未尽内经诸篇论疟之详。然亦取 ...
分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
2015-12-7 18:21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治狗咬
烂嚼杏仁敷之,或以人屎汁敷尤良。 又方,井口蚯蚓粪,湿敷疮上,以物包定,即瘥。 又方,杏仁去皮尖,同马蔺根研细,先以葱汤洗疮,然后涂之。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8:21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眼目门-时气后患目
论曰时气后忽目赤肿痛,或生翳膜者,肝心肺余热,上攻于目故也,盖目受五脏精华,不独专属于肝,心肺之热,亦能乘之,故时气之后,脏腑余毒未尽,熏发于目。或因体虚未实,多食热毒之物,皆令目病,轻者亦痛,重者或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21
金匮钩玄-卷第二-腹痛
(有寒、积热、死血、食积、湿痰。) 戴云:寒痛者,绵绵痛而无增减者是。时痛时止者,是热也。死血痛者,每痛有处不行移者是也。食积者,甚欲大便,利后痛减者是。湿痰者,凡痛必小便不利。 脉弦强者食。脉滑者痰。 ...
分类:
金匮钩玄
2015-12-7 18:21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结胸(三十八)
仲景曰:病有结胸,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曰:结胸,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即死。曰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21
金匮要略-卷下-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痓;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 ...
分类:
金匮要略
2015-12-7 18:21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四 疟疾总论
(扬俊)谓人之疟证。由外邪之入。每伏于半表半里。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争则热。故寒热往来主少阳。谓兼他经证则有之。谓全不涉少阳。则无是理也。仲景曰。脉自弦。正以或数或迟。或小紧。或浮大。皆未可定。要 ...
分类:
金匮玉函经二注
2015-12-7 18:21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眼目门-目晕
论曰灵枢经曰,瞳子黑睛法于阴,白睛赤脉法于阳,阴阳俱转,则精明矣,若阴阳不和,肝虚血弱,风邪毒气,乘虚而搏于睛气,故令二气聚生于白睛之上,绕于黑睛之际,水轮昏浊,黑白不明,是为目晕之候。 治风热乘虚,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8:21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阴厥阳厥(三十九附脏厥蛔厥)
厥有二证,曰阳厥,曰阴厥也。阳厥者,热厥也,必其先自三阳传入阴分,故其初起,必因头疼发热,自浅入深,然后及于三阴,变为四肢逆冷,或时乍温,其证必便结躁烦,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脉沉有力。此以传经热 ...
分类:
景岳全书
2015-12-7 18:21
1 ...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 1973
/ 100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