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神仙解毒万病丸
喻良能方,葛丞相传。解一切药毒,恶草、菰子、菌蕈、金石毒,吃自死毒,时行疫气,山岗瘴疟,急喉闭,缠喉风,脾病黄肿,赤眼,疮疖,冲冒寒或自缢死,落水、打折伤死,但心头微暖,未隔宿者,并宜用生姜、蜜水磨复 ...
分类:    2015-12-7 18:13
景岳全书-卷之二入集·传忠录(中)-反佐论(二十一)
用药处方有反佐之道者,此轩岐之法旨,治病之微权,有不可不明者。奈何后世医家,每多假借以乱经常,不惟悖理于前,抑且遗害于后,是不可不辩也。观《内经》之论治曰: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 ...
分类:    2015-12-7 18:13
丹溪心法-卷四-破滞气七十九(附气刺痛,附诸气)
破滞气,须用枳壳,高者用之。夫枳壳者,损胸中至高之气,二三服而已。又云:滞气用青皮,勿多用,多则泻真气。如实热在内,相火上冲,有如气滞,宜知母、黄柏、黄连、黄芩。 如阴虚气滞者,宜四物加玄参、黄柏以补 ...
分类:    2015-12-7 18:13
金匮钩玄-卷第一-咳嗽
风寒、火(主降火)、劳、肺胀、火郁、痰(主降痰)。 戴云:风寒者,鼻塞、声重、恶寒者是也;火者,有声、痰少、面赤者是也;劳者,盗汗出,兼痰者,多作寒热;肺胀者,动则喘满,气急息重;痰者,嗽动便有痰声, ...
分类:    2015-12-7 18:13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面体门-灭瘢痕
论曰风热诸毒,留于腑脏,发于肌肉,而为疮疖。病折疮愈,余毒未殄,故疮痂虽落而瘢痕不灭,治法既有涂泽膏润之剂,亦须赖营卫平均,肌温气应,外宜慎风冷也。 治面上瘢痕涂之。白僵蚕膏方 白僵蚕(炒半两) 白鱼( ...
分类:    2015-12-7 18:13
景岳全书-卷之二入集·传忠录(中)-升阳散火辩(二十二)
凡治火之法,有曰升阳散火者,有曰滋阴降火者。夫火一也,而曰升曰降,皆堪治火。 然升则从阳,降则从阴,而升降混用,能无悖乎?抑何者宜升,何者宜降,而用有辩乎?此千古之疑窦,亦千古之两端,而未闻有达之者。 ...
分类:    2015-12-7 18:13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解一切药毒
白扁豆,生,晒干,为细末,新汲水调下二、三钱匕。《吴内翰备急方》云,全椒医高照一子,无赖,父笞之,遂服砒霜自毒,大渴利,腹胀欲裂,余教照令服此药,以水调随所欲饮,与之不数碗即利而安。
分类:    2015-12-7 18:13
丹溪心法-卷四-附脾胃八十
(附胃风) 【附方】 调中益气汤 升麻(二分) 黄 (一钱) 甘草(五分) 苍术(五分) 木香(二分) 人参(五分) 柴胡(五分) 陈皮(二 水煎服。 四君子汤 治脾胃不调,不进饮食。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上 ...
分类:    2015-12-7 18:13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髭发门-眉髯髭发统论
论曰足太阳血气盛则眉美,足少阳血气盛则髯美,足少阴血气盛则发美,手阳明血气盛则髭美。夫经络所至不同,血气各有所属,眉髯发髭。率本于经络之血气,或黑或绀,或黄或白,可以知盛衰,盖血气在人,犹水之津也,髭 ...
分类:    2015-12-7 18:13
金匮钩玄-卷第一-痰
(脉浮当吐。) 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下虚,则痰反易生多。 湿痰用苍术。 老痰:海石、半夏、栝蒌子、香附、五倍子。 热痰用青黛、黄连。 食积痰:神曲、麦 、山楂子。 痰在肠胃间者,可下而愈。痰在经络中者 ...
分类:    2015-12-7 18:13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治中一切药食虫毒
高鲁叔传。 续随子随多少,以热汤送下,毒即随大便利去。
分类:    2015-12-7 18:13
丹溪心法-卷四-瘿气八十一(附结核)
瘿气先须断浓味。 【入方】 海藻(一两) 黄连(二两,一云黄柏,又云黄药) 上为末。以少许置掌中,时时舐之,津咽下。如消三分之二,止后服。 结核或在项、在颈、在臂、在身,如肿毒者,多是湿痰流注,作核不散。 ...
分类:    2015-12-7 18:13
景岳全书-卷之二入集·传忠录(中)-夏月伏阴续论(二十三)
夏月伏阴在内,此本天地间阴阳消长之正理。顾丹溪特为此论而反乖其义,因以致疑于人。其谓何也?观其所论曰:人与天地同一橐 ,子月一阳生,阳初动也;寅月三阳生,阳初出于地也,此气之升也。巳月六阳生,阳尽出于 ...
分类:    2015-12-7 18:13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髭发门-乌髭发
论曰发本于足少阴,髭本于手阳明,二经血气盛则悦泽,血气衰则枯槁,容貌之间,资是以贲饰,则还枯槁为悦泽,法乌可废。 润颜色,乌髭鬓。天麻丸方 天麻(二两) 木香 玄参 地榆 乌头(炮裂去皮脐) 附子(炮裂去皮 ...
分类:    2015-12-7 18:13
金匮钩玄-卷第一-喘
戴云:有痰喘,有气急喘,有胃虚喘,有火炎上喘。痰喘者,凡喘便有痰声。气急喘者,呼吸急促而无痰声。有胃虚喘者,抬肩、撷肚、喘而不休。火炎上喘者,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已则喘。大概胃中有实火,膈上有稠痰, ...
分类:    2015-12-7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