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三焦咳
论曰内经谓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嗽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气逆也。盖三焦之气,以胃气为本,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今咳而久者,以寒气蕴结,关播胃中,故腹满不食 ...
分类:    2015-12-7 17:1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九 第十二门-十味如神丸
治偏正头风,坠痰涎,散滞气,宽胸膈。久服清头目,强腰膝十味如神丸。 晋矾(枯过) 天门冬(去心) 五味子(各半两) 半夏(四十九粒,汤浸七次) 南星(一个,大术人参(各一分)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调,飞罗面煮 ...
分类:    2015-12-7 17:19
汤头歌诀-发表之剂(十四首、附方八)-麻黄汤
(仲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麻黄(去节)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甘草(炙)一两。伤寒太阳表证无汗,用此发之。麻黄善发汗,恐其力猛,故以桂枝监之,甘 ...
分类:    2015-12-7 17:19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三焦胀
论曰三焦胀者,经所谓气满于皮肤,壳壳然而坚不痛是也,盖胀有痛痞,以别虚实。若鼓胀之类,内挟宿食,按之坚痛,是谓邪实,今三焦皮肤壳壳然而坚不痛,特以气满为虚胀而已。治宜升降其气则愈。 治三焦气满。皮肤坚 ...
分类:    2015-12-7 17:1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九 第十二门-治面上肺风疮
上用无灰酒于沙碗钵内浓磨鹿角尖敷之,兼服《和剂局方》治肾脏风黄 丸即愈。
分类:    2015-12-7 17:19
汤头歌诀-发表之剂(十四首、附方八)-桂枝汤
(仲景)治太阳(中)风,芍药甘草姜枣同。(桂枝、芍药、生姜各三钱,炙草三两,大枣干二枚。治太阳中风有汗,用此解肌,以和营卫,中犹伤也。仲景《伤寒论》通用。)桂麻相合名各半汤,太阳如疟此为功。(热多寒少 ...
分类:    2015-12-7 17:18
外台秘要-重刻《外台秘要》序
尝谓良医与良相功齐,总之能为民生造命耳。予武夫也,不知相亦不知医,惟是人之有疾,不啻已出,值此沧桑变故之际,民遭兵火,若患热烈之症,予滥任抚绥,尤当视民如伤恨,不能人人而投以清凉之剂。自入新安以来,每 ...
分类:    2015-12-7 17:18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三焦有水气
论曰三焦有水气者。气滞不通,决渎之官内壅也。盖水聚于胃,气能传化。今气不升降,水聚不行,则脾经受湿。故为腹满浮肿之证,治宜导气而行之,气通则水自决矣。 治三焦积气,渐成水病。腹胀四肢浮肿。宽胸膈,利小 ...
分类:    2015-12-7 17:18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九 第十二门-治酒鼻
临川曾景仁尝苦此疾,一日得此方于都下异人,不三次遂去根本。赵太叔亲服见药差寒,须量虚实。 凌霄花 山栀子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调下,日进二服。 又方,南番没石子有窍者,水研成膏,手指蘸涂甚效!
分类:    2015-12-7 17:18
汤头歌诀-发表之剂(十四首、附方八)-大青龙汤
(仲景)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麻黄六两,桂枝、炙草各三两,杏仁四十枚,石膏鸡子大,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太阳无汗兼烦躁,(烦为阳、为风,躁为阴、为寒。必太阳证兼烦躁者,方可用之。以杏、草佐麻黄发 ...
分类:    2015-12-7 17:18
外台秘要-《外台秘要》序
天下事,久坏于庸人,而庸医均之。所谓庸者,皆不学无术之人也。其遇事也,初不晰其受病之源,并不审其对治之方,而或以姑息养痈,或以卤莽尝试。究之卤莽之为害,什居五;而姑息之为害,什居八。乃始借手以贻后人, ...
分类:    2015-12-7 17:18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三焦俱虚
论曰上焦虚则引气于肺,中焦虚则生寒,腹痛洞泄,便利霍乱,下焦虚、则大小便不止,津液气绝,寒则补于肾,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其处虽异,其源则一,故有俱虚之病。 治三焦气虚,心胸痞闷,两胁胀满 ...
分类:    2015-12-7 17:18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九 第十二门-治酒鼻,并鼻上赘肉
及面上雀子斑等疾。 黄丹(五文) 饼药(五十文省,大罐子盛) 砂(三十文,研极细用) 巴豆(十个,去壳、膜,纸裹,压去油) 上件同入饼药罐子中,用慢火熬三、两沸取下,续入研细生矿灰三钱。酒 鼻,用鹅毛扫在红 ...
分类:    2015-12-7 17:18
汤头歌诀-发表之剂(十四首、附方八)-小青龙汤
(仲景)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太阳表证未解,心下有水气者用之。或喘或咳,或呕或哕,或渴或利,或短气,或小便秘,皆水气内积所致。)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干姜、麻黄、桂枝、芍药(酒炒)、炙 ...
分类:    2015-12-7 17:18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上焦虚寒
论曰上焦如雾,其气起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其气虚寒,则令人精神不守,引气于肺,咳嗽、语声不出、膈寒之病生焉。 治上焦虚寒,一切气逆,胸膈噎闷,心腹刺痛,胁肋胀满,饮食不消,呕逆欲吐。及治肺胃伤冷,咳 ...
分类:    2015-12-7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