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经典类
订阅
经典类
下级分类:
金匮要略方论
|
温病条辨
|
黄帝内经灵枢
|
黄帝内经素问
|
灵素节注类编
|
内经博议
|
内经评文
|
内经知要
|
难经
|
难经悬解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金匮钩玄
|
金匮要略心典
|
金匮要略
|
金匮玉函经二注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金匮翼
|
类证活人书
|
中藏经
黄帝内经灵枢-卷十一-卫气行第七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岐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 ...
分类:
黄帝内经灵枢
2015-12-5 19:40
黄帝内经灵枢-卷十一-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合八风虚实邪正:冬至一叶蛰北方,立秋二玄委西南方,春分三仓门东方,立夏四阴洛东南方,招摇五中央,立冬六新洛西北,秋分七仓果西方,立春八天留东北方,夏至九上天南方。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 ...
分类:
黄帝内经灵枢
2015-12-5 19:40
黄帝内经灵枢-卷十二-九针论第七十八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窹,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 ...
分类:
黄帝内经灵枢
2015-12-5 19:40
黄帝内经灵枢-卷十二-岁露论第七十九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邪客于风府,病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日作晏。此其先客于脊背也。故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 ...
分类:
黄帝内经灵枢
2015-12-5 19:40
黄帝内经灵枢-卷十二-大惑论第八十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独博独眩,披发长跪,俯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气使然?岐伯对曰:五藏六府之精气, ...
分类:
黄帝内经灵枢
2015-12-5 19:39
黄帝内经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 ...
分类:
黄帝内经灵枢
2015-12-5 19:38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儿科风药禁
近日行方脉者,无论四时所感为何气,一概羌、防、柴、葛。不知仲景先师,有风家禁汗,亡血家禁汗,湿家禁汗,疮家禁汗四条,皆为其血虚致痉也。然则小儿痉病,多半为医所造,皆不识六气之故。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4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痉因质疑
痉病之因,《素问》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此湿字,大有可疑,盖风字误传为湿字也。余少读方中行先生《痉书》,一生治病,留心痉证,觉六气皆能致痉。风为百病之长,六气莫不由风而伤人,所有痉病现证,皆风木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4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湿痉或问
或问子疑《素问》痉因于湿,而又谓六淫之邪皆能致痉,亦复有湿痉一条,岂不自相矛盾乎?曰:吾所疑者诸字皆字,似湿之一字,不能包括诸痉,惟风可以概括,一也;再者湿性柔,不能致强,初起之湿痉,必兼风而后成也。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4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
六淫致痉,实证也;产妇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按此皆瘛证属火,后世统谓之痉矣,后另有论)。俗称慢脾风者,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4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小儿痉病瘛病共有九大纲论
寒痉 仲景先师所述方法具在,但须对证细加寻绎,如所云太阳证体强,A2K4A2K4然,脉沉迟之类,有汗为柔痉,为风多寒少,而用桂枝汤加法;无汗为刚痉,为寒痉,而用葛根汤,汤内有麻黄,乃不以桂枝立名,亦不以麻黄立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4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小儿易痉总论
按:小儿易痉之故,一由于肌肤薄弱,脏腑嫩小,传变最速;一由于近世不明六气感人之理,一见外感无论何邪,即与发表。既痉之后,重用苦寒,虽在壮男壮女,二、三十岁,误汗致痉而死者,何可胜数!小儿薄弱,则更多矣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4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痉病瘛病总论
《素问》谓太阳所至为痉,少阳所至为瘛。盖痉者,水也;瘛者,火也;又有寒厥、热厥之论最详。后人不分痉、瘛、厥为三病,统言曰惊风痰热,曰角弓反张,曰搐搦,曰抽掣,曰痫痉厥。方中行作《痉书》,其或问中所论,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3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六气当汗不当汗论
六气六门,止有寒水一门,断不可不发汗者。伤寒脉紧无汗,用麻黄汤正条;风寒挟痰饮,用大小青龙一条。饮者,寒水也,水气无汗,用麻黄甘草、附子麻黄等汤,水者,寒水也,有汗者即与护阳。湿门亦有发汗之条,兼寒者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3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疳疾论
疳者,干也,人所共知。不知干生于湿,湿生于土虚,土虚生于饮食不节,饮食不节,生于儿之父母之爱其子,惟恐其儿之饥渴也。盖小儿之脏腑薄弱,能化一合者,与一合有半,即不能化,而脾气郁矣。再小儿初能饮食,见食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3
1 ...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 74
/ 74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